来看漫谈天台姓氏趣闻
百家姓氏,按照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习惯,人在生前死后都是同一个姓氏。但在我们天台城乡,却流传着几个有趣的姓氏趣闻,生前一个姓氏,死后又是一个姓氏。这是什么原因呢?追根问底,原来是与天台人知恩图报,重情重义的品行有关系,情由听我慢慢讲来。
如流传在铺前何方一带的范姓家族,人活着姓范,死后墓碑上必须刻上许字,即“活范死许”,还把此事写进许姓宗谱。这件事情相传发生于明代永乐年间,有一位已经当了外婆的范氏农家,因没有后代继承香火,就求助于娘家许姓家族,在娘家许姓家族帮助下,挑选出辈分上一致,又懂情懂理的一位十余岁男孩,成为外婆范姓家族一员,为其延续香火,继承范家财产的承嗣家人。顶嗣的小男孩到了范家后,虽然生活过得很安乐,但念念不忘生养他的许家,成家立业生子后,他时时告诫子女,不要忘记自己是正宗许姓人,并且与子女订下二条规矩:一是,活着应该姓“范”,死后立墓碑,不能用范姓,一定要刻上“许”姓。二是,有了下一代,起名字,可以不考虑辈分字,尽可能用进许字,如范许某,要代代相传,生死不忘许家生养恩德。
死曹活周半世范
还有一个姓氏趣闻叫“死曹活周半世范”,故事起因发生在明代洪武年间,东乡一个姓周的村庄与邻村发生矛盾,引起械斗,周姓人就求助于全县的周氏宗族,结果赤城山下的墙头曹周姓人,考虑到这样去参与不太好,要大事化小,求同和合,没有前去帮助。事情过去后,天台周氏宗族对墙头曹周姓人做法非常不满,于是召开周氏宗族大会,把墙头曹村周氏开除出周氏宗谱。墙头曹周氏家族原本生活比较贫困,平时多靠外婆曹家援助,因此非常感恩外婆曹家,现在墙头曹周氏家族既然被开除出族谱,族人与外婆家族商量,就加入进曹氏家谱,进曹谱后也不忘记正宗周姓祖宗。当时,墙头曹村就决定姓氏二条规定,一是活着继续姓周,辈分按曹氏家族排列,死后墓碑上刻为曹字,来感恩外婆曹家。如果死后墓碑上刻周字的,就要遭到村里人的奚落。二是在生者如果有出息,或能走出路廊(即现在赤城中学对面)外,可以直接选择姓曹,让活着的人直接感恩外婆曹家。直至今天,墙头曹村一家兄弟几人,有姓周的也有姓曹的。
上述事情过去多年后,村里一位有出息的姓曹者,子女满堂。他的一位姓范的好朋友家里却没有儿子,于是在双方约定下,选了个好日子,把曹家的小儿子过继到范家,没有想到,曹家小儿子到范家后,时时受到范家族人欺负,受尽委屈。一次,曹家儿子发愤地说,我在曹家快快乐乐,顶嗣到范家受尽欺负,我不愿意一生世姓范,死后一定让下代在族谱上,给我写清上半生世姓曹,下半生世姓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