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趣闻诗仙李白
从李白的诗作来看,他喝酒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求醉,更不追求喝进肚里多少,而是借酒抒情,借酒发泄。
李白的《将进酒》中说“将进酒,杯莫停”,杜甫也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可见李白是很爱喝酒的,但是他是不是真的能够喝很多酒,是不是一喝就是“一斗”呢?
这得先从“斗”说起。
现在已经没人用斗了,我们曾经见过的斗,一般是称量粮食的工具。一斗大约是50斤粮食。很显然,任何人是不可能喝下50斤酒的。古时候量酒用的也是斗,但是跟现代称粮食的斗并不是一回事。
喝酒的斗容量是很小的。
《史记项羽本纪》中,刘邦从鸿门宴上逃走时,让张良送给项羽白璧一双,送给范增玉斗一双,这玉斗也是酒器,张良可以随身带着,可见体积也不是很大,重量不是很重。
古代酒的度数很低,喝上一斗酒是很容易的事,也就跟现在的一杯啤酒差不多。《水浒》中的武松,在景阳冈上喝了十八碗,是悬了点,但这是“燕山雪花大如席”式的夸张,并不为过。如果换成现在的白酒,那可就悬了,没有可信度了,成了“广州雪花大如席”式的夸张,成了败笔。
唐诗中只有李白喝酒的记录,没有发现李白一口气喝上几斗酒的记录,估计李白的酒量是不大的。
杜甫《饮中八仙歌》说,“汝阳三斗始朝天”“张旭三杯草圣传”“焦遂五斗方卓然”,只有“李白一斗诗百篇”。比较起来,人家是三斗始迷糊,五斗“方卓然”,可李白只一斗就“长安市上酒家眠”了。论酒量,李白显然不如那几位。
杜甫说李白“一斗诗百篇”,实际意思是,李白只要喝上一斗酒,就能够写出许多诗来。只喝那么一杯啤酒,就有了诗情,显然是酒精起了作用,这正说明了李白酒量并不大。
从李白的诗作来看,他喝酒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求醉,更不追求喝进肚里多少,而是借酒抒情,借酒发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