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聪明钱”看上了A股
多家中外资机构表示,当前全球市场震荡加剧,海外投资者对投资中国的兴趣不减反增,认为A股是未来最有希望获得超额收益的市场之一。瑞士百达资产管理预测,未来5年,A股市场年均回报率有望达到12%。
欧美央行为了应对高通胀纷纷加息,引发了海外市场大震荡,中国资产开始成为海外资金的“避风港”。
老牌知名私募世诚投资近期举行了多场路演,拜访了不少海外客户。他们的感受是,部分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有增无减。多家资管巨头表示,A股是未来最有希望获得超额收益的市场之一。
6月以来,有着海外“聪明钱”之称的北向资金净流入超过700亿元,创下今年以来单月净流入新高。瑞士百达资产管理预测,未来5年,A股市场年均回报率有望达到12%。
从交易通胀到交易衰退
目前,高通胀正成为欧美市场的最大风险点之一。
美国5月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8.6%,创40年以来最高纪录。此外,5月份欧洲19个国家的年度通胀水平达到了8.1%,同样创出历史新高。
企业研究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从5月的103.2进一步下降至98.7,创2021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反映出居高不下的通胀水平已对美国消费者信心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遏制通胀,美联储已经开始加息,欧洲央行也将从7月开始加息,这将是2011年以来的首次加息。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欧洲央行将以“坚定而持久的方式”采取行动,应对欧元区创纪录的通胀。
景顺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Kristina Hooper表示,瑞士央行上周决定加息50个基点,标志着超宽松货币政策时代的结束,而这也是瑞士央行15年来首次加息。
“瑞士央行的决定表明,面对世界上许多地区的高通胀,西方发达经济体的央行正朝着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方向迈进。数十年来,这些央行第一次改变了固有的思维模式——面对更高、更持久、更广泛的通胀和迅速上升的通胀预期,他们不得不这么做。”Kristina Hooper称。
多家机构认为,欧美央行为了应对高通胀而进行加息,会给实体经济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最终导致经济出现衰退。
摩根士丹利华鑫的基金经理表示,美欧央行加息的负面影响开始传导到实体经济。目前美国和欧元区均面临高通胀的问题,较高的通胀抬升生产成本、抑制消费,不利于经济增长,美国和欧洲发生经济衰退的风险在提升。
敦和资管认为,密歇根消费者指数已经低于过去美国经济衰退时期的水平,6月费城联储制造业PMI数据在疫情后首次转负,5月新屋开工量已跌破疫情前水平,这些似乎都暗示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在增大。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认为,下半年美国股市更大的一个不确定因素和更大的风险在于基本面,在于美国股票盈利预测的下调。要当心因为经济的回落,美国股市出现“杀盈利”风险,进而带动新一轮“杀估值”。其中,核心变量还是“杀盈利”,美国公司收入端、成本端的压力难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