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 中国第一财经

    股民学校

  • 财经资讯

    金融资本

    宏观经济

    社会新闻

  • 股票速递

    IPO透视

    环球市场

    证券要闻

  • 视听天下

    一财速递

    解码财商

  • 理财通

    黄金

    期货

    个人金融

  • 视觉冲击

    良品 • 影会

    图片故事

     

正在直播:

  • 5G加速汽车产业链价值转移
  • 科创板基金开售 戏台未搭怎唱大戏
  • 业绩涉嫌造假 股价几近腰斩
  • 3月份工业利润增速为何大幅回升?
  • 百度系浏览器停止部分服务
  • 昆仑万维一季度净利润翻番
  • 甘肃推动能源消费升级
  • 中国股市最大的“熊市”时代来袭

  • 一财通行证 - 立即注册
  • 已拥有账号 - 直接登录
  • [自选股][同乐坊]
  •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时事
    • 国际
  • 股票
    • 个股
    • 新股
    • 港股
    • 环球市场
    • 第一股评
    • 股民学校
  • 理财
    • 基金
    • 黄金
    • 期货
    • 外汇
    • 债券
    • 个人金融
  • 思想
    • 观点
    • 经济
    • 对话
  • 创业
    • 投融资
    • 大公司
  • 生活
    • 汽车
    • 美酒
  • 视觉
    • 图片故事
    • 一周精选
    • 良品 • 影会
  • 视听
    • 第一财经电视
    • 股民学校
    • 一财速递
  • 特别策划
    • 新闻热点
    • 一周精选
  • 专栏
    • 人文
    • 时事要闻
  • 更多
    • 社会
    • 黄金
    • 娱乐时尚
    • 天下趣闻
推荐:

互联网挑战

不改革是最大的风险

能源转型时代

双11狂欢益起来集爱心

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

盘点混乱的上市公司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视听  -  头脑风暴

业绩涉嫌造假 股价几近腰斩

业绩涉嫌造假 股价几近腰斩

 

  哈尔滨市东大直街和果戈里大街的十字路口,一座薄荷淡绿色的巴洛克式建筑已经矗立了百年。

  转角处醒目地挂着的“秋林公司”招牌,用绿色背景搭配金色外框,沉静而内敛。

  这家以“公司”为名的建筑其实是一家百货商场,以秋林公司为中心的南岗区成为哈市年代最早、最传统的商圈。在各种版本的旅游攻略中,这家百货是游客打卡的热门景点。

  “秋林公司”百货经营和食品加工蒸蒸日上的另一面,ST秋林(600891.SH)却是不一样的故事。

  游人如织的繁荣,实则伤痕累累。

  2019年,秋林集团(600891)先后因正副董事长失联、“萝卜章”担保案悬而未决、黄金业务停滞导致巨额亏损等问题频繁现身资本市场。

  此前不熟悉秋林的投资者惊觉,原来百年食品老字号,早就摇身变成黄金业大亨。

  然而,当年增厚业绩的黄金业务成为秋林集团拖累。

  4月24日晚,秋林集团修正2018年度业绩,由于黄金业务停滞,计提巨额资产减值,归属净利润亏损39亿元-43亿元,将可能导致公司净资产为负值。

  与此同时,秋林集团股价在半个月内几近腰斩,被埋中小投资者索赔呼声强烈。

  4月25日,秋林集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公司董事长无法履职期间,由公司董事、总裁潘建华代行公司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责。“黄金业务基本停滞,秋林百货和食品加工还是在正常运转。”

  百年秋林,风雨中飘摇,会走向何方?

  业绩造假嫌疑

  24日公布的这份巨亏39亿元-43亿元的公告,与秋林集团1月底披露的业绩预告相比,简直云泥之别。

  前次预告显示,公司2018年度归属净利润与上年同期(16347万元)相比,将减少约7600万元到9200万元,同比减少约47%到56%。尽管预减,但至少是盈利状态。

  面对这样一份盈亏性质变化且差异巨大的公告,25日,秋林集团证券部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同样表示,“我们也很惊讶。”

  上交所亦火速下发问询函,要求公司全面自查导致巨额资产损失的具体原因,公司人员是否存在转移上市公司资产、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

  对于业绩大幅更正的原因,公告显示是受到黄金业务拖累,并计提了巨额资产减值。

  巨额减值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黄金板块22.91亿元应收款项未能收回,对其全额计提损失;二是2018年底存货的真实性存在问题,对存货金额及对应进项税额合计11.43亿元全额计提。

  与其他公司计提巨额商誉不同,秋林集团的问题主要出在合同上。

  首先,对于22.91亿元应收款项,应收款单位称,虽然签订了合同,但合同内容双方并未实施,秋林没有向其提供货品。

  存货问题始于2019年1月份签订的金额为12.19亿元的一系列合同,合同对应的存货成本金额为9.85亿元,但合同对手方至今未回函确认,且至今款项未收回,秋林据此判断,2018年底存货的真实性亦存在问题。

  “从该份公告看,基本判断收入订单造假、存货采购造假,一套供应链都是假的。”4月26日,一位上海的审计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 发表评论
  • 分享
    • 开心网
    • 人人网
    • 豆瓣网
    • QQ空间
    • 白社会
    • 新浪微博
  • 转发至同乐坊
条评论 网友评论
一财速递
  • 甘肃推动能源消费升级
  • 3月份中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大幅回升
  • 第一季度经济增速达3.2%
  • 三四线城市楼市“小阳春”趋于消退
  • 百变达人携手斯柯达打造视听盛宴
  • 三房东四房东演双簧骗租上亿额
  • 降低贸易投资壁垒 发展“丝路电商”
  • 消费者带来更为震撼的视听享受
  • 楼市残酷的样子 一点不比股市逊色
  • OPPO携联通共建“5G体验中心”

广告联系 | 报纸订阅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上海工商 | 举报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50348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沪备2014002 删稿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数字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