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长尾效应出现了?
a当新能源汽车因为长时间的长距离行驶导致动力电池寿命衰减以后,那些被淘汰的动力电池又将何去何从?事实上,在不少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缺乏了解的网友们看来,这样的问题,也会让他们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的环境效益产生疑问。事实上,在如今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当中,也有不少本土企业正是通过经营动力电池回收业务赶上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风口。而在最近一段时间,由于我国第一批新能源汽车上的动力电池即将迎来“退役潮”,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的问题也引起了央媒的关注。
在最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朝闻天下》与《经济信息联播》两个栏目组都报道了有关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相关新闻。在相关的新闻报道中,央媒也对退役电池能够实现循环再利用的商业价值进行了深度的报告。例如在湖北武汉当地,如今已有将近4000名快递员驾驶的电动车就是采用了经过回收以后实现梯次利用的动力电池。换言之,当这些退役的动力电池被拆解以后,可以梯次利用到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场景中,从而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以及对环境的破坏。
在今年上半年,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零部件供应紧张,进而导致钴、镍、锂等稀有金属的价格高涨。事实上,在那些即将退役的动力电池的身上,也都富含着像钴、镍、锂这样的稀有金属。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自然界,镍的含量也就只有区区1.1%,如果能够直接从退役电池的身上提取利用这些稀有金属,到头来也能有效降低过度开采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也能带动一批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发展与成长,尽可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中也有不少颇具市场影响力与知名度的上市公司。早在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将迎来第一批大规模的退役潮以前,一些颇具远见的科技公司也早已在相关领域展开了布局。换言之,早在央媒报道以前,这样的行业风口就早已存在。而从一个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如果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那么新能源汽车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而言也能起到更多的正面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