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 中国第一财经

    股民学校

  • 财经资讯

    金融资本

    宏观经济

    社会新闻

  • 股票速递

    IPO透视

    环球市场

    证券要闻

  • 视听天下

    一财速递

    解码财商

  • 理财通

    黄金

    期货

    个人金融

  • 视觉冲击

    良品 • 影会

    图片故事

     

正在直播:

  • 30家车企11月销量一览:八成以上环比上涨,最高涨幅超45%
  • 盖世周报 | 比亚迪新能源项目再落户西安;毕福康称FF资金充足
  • 台积电正在与德国谈判 或在当地建厂
  • 同比增长8.2% 奇瑞集团11月销量11万辆
  • 【国际快讯】台积电或在德国建厂;大众或与博世合作开发汽车软件;特斯拉暂停接受北美以外的Model X/S新订单
  • 戴姆勒1.79亿美元在加拿大解决柴油门索赔
  • 大众电池业务IPO,欲打造新的“宁德时代”
  • 大众博世将合作开发汽车软件

  • 一财通行证 - 立即注册
  • 已拥有账号 - 直接登录
  • [自选股][同乐坊]
  •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时事
    • 国际
  • 股票
    • 个股
    • 新股
    • 港股
    • 环球市场
    • 第一股评
    • 股民学校
  • 理财
    • 基金
    • 黄金
    • 期货
    • 外汇
    • 债券
    • 个人金融
  • 思想
    • 观点
    • 经济
    • 对话
  • 创业
    • 投融资
    • 大公司
  • 生活
    • 汽车
    • 美酒
  • 视觉
    • 图片故事
    • 一周精选
    • 良品 • 影会
  • 视听
    • 第一财经电视
    • 股民学校
    • 一财速递
  • 特别策划
    • 新闻热点
    • 一周精选
  • 专栏
    • 人文
    • 时事要闻
  • 更多
    • 社会
    • 黄金
    • 娱乐时尚
    • 天下趣闻
推荐:

互联网挑战

不改革是最大的风险

能源转型时代

双11狂欢益起来集爱心

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

盘点混乱的上市公司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视听  -  天下汽车

大众电池业务IPO,欲打造新的“宁德时代”

12月9日,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表示,大众正在为电池部门的部分出售或上市做准备,并已经同意将其转变为一家欧洲公司,以及为这一举动提供条件。就此,早在今年6月份就传出的消息,终归有了回响,大众也将就此向着电动化的转型,更进一步。


回过头看,最近大众的动作属实不小,本次曝出的大众电池业务上市暂且不谈,从内部宫斗改变迪斯权限,到中国新旧掌门的换届,再到大众的新五年计划,确实不禁令人沉思:大众确实是为了电动化转型做了很多事。

11月的大众ID.系列销量已出,根据统计,大众ID.系列共交付新车14,167辆,环比10月增长11.2%。要知道,今年整个上半年,ID.累计销量才18,285辆,比11月单月高不了多少。

有声音质疑ID.系列借助了多车型战术,分为ID.3、ID.4和ID.6三大家族,如果按照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则还要更为细分,并且一部分销量来自于员工内部消化。

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大众ID.系列连续3个月破万量的成绩,不仅对国内新势力有了不小的威胁,更是对传统车企造不好新能源车论调有力的反击。


再说回大众电池业务独立IPO的事儿,其实风声在今年6月份已经传出。彼时,大众汽车集团负责技术的管理委员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零部件部门首席执行官托马斯·施马尔(Thomas Schmall)表示:至少对于电池业务而言,我们暂时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但仅凭一座电芯工厂,不可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整件事情必须与更高层面的规划进行结合。

而且还有另外一则消息值得关注,大众在今年3月举行的Power Day上曾经宣布,计划到 2030 年与其在欧洲的合作伙伴一起新建6座超级电池生产工厂,成本将达到数百亿欧元。而对于中国、美国和墨西哥等其他地区,也有可能增加更多的电池工厂。

当然,在世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主阵地的中国,大众也是早已埋下了一颗动力电池的种子——国轩高科。根据国轩高科在 2020 年 5 月发布的公告,大众中国战略投资了国轩高科约 11 亿欧元,并以此取得了国轩高科 26.47% 股份,一跃成为其持股比例最大的股东。


要知道,国轩高科在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的排名中一直是前五名的常客。而且就在11月份刚刚发布的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中,国轩高科虽然排在了第四,但就整个市场份额的占比而言,其已经是与第三名的中创新航(中航锂电)不相上下。

所以,首当其冲的问题来了:当大众电池业务单独上市,那么国轩高科应该怎么办呢?

事实上,面对新时代到来,大众已经做出了坚定的选择——全面电动化。以电池业务的分拆为例,其根源无外乎也是出于对电动化转型的考虑。但在这个过程中,大众究竟是否想要再造一个“宁德时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将电动化真正地贯彻下来。


  • 发表评论
  • 分享
    • 开心网
    • 人人网
    • 豆瓣网
    • QQ空间
    • 白社会
    • 新浪微博
  • 转发至同乐坊
条评论 网友评论
一财速递
  • 中国新批准7个国家14种动植物产品进口
  •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无人机
  • 两人利用机票漏洞骗“黄牛”被起诉 暴露航空公司盲区
  • 甘肃:六成A级景区开放 旅游“迎春回暖”
  • 海南自贸区(港)建设进行时:创新为擎,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哈铁增加1.6万余个列车席位服务旅客雨雪天气出行
  • 清明假日中国铁路发送旅客1136万人次
  • 远程办公:“宅家”催生互联网产业新风口
  • 新疆面积最大地州巴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100%(图)
  • 【人民评“疫”】打好“组合拳”拥抱“消费回补”的春天

广告联系 | 报纸订阅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上海工商 | 举报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50348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沪备2014002 删稿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数字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