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 中国第一财经

    股民学校

  • 财经资讯

    金融资本

    宏观经济

    社会新闻

  • 股票速递

    IPO透视

    环球市场

    证券要闻

  • 视听天下

    一财速递

    解码财商

  • 理财通

    黄金

    期货

    个人金融

  • 视觉冲击

    良品 • 影会

    图片故事

     

正在直播:

  • 蜂巢能源规划2025年实现600GWh电池产能
  • 英特尔你这是打算造车吗?
  • 【国际快讯】大众品牌CEO将接管中国区业务;宝马与格芯等签长期芯片供应协议;大众与三家电池材料公司达成合作
  • 宝马i3申报信息曝光 后轴标配空气悬架/轴距接近3m
  • 坦克500 HEV在泰国正式亮相 将搭载2.0T混动 暂不会在国内销售
  • 别人还在挤入赛道,别克GL8已棋高一着,谋划未来
  • 丰田宣布2035年在西欧市场销售车型将全部实现零排放
  • 国产宝马X5来了 轴距与X7相同/搭2.0T和3.0T

  • 一财通行证 - 立即注册
  • 已拥有账号 - 直接登录
  • [自选股][同乐坊]
  •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时事
    • 国际
  • 股票
    • 个股
    • 新股
    • 港股
    • 环球市场
    • 第一股评
    • 股民学校
  • 理财
    • 基金
    • 黄金
    • 期货
    • 外汇
    • 债券
    • 个人金融
  • 思想
    • 观点
    • 经济
    • 对话
  • 创业
    • 投融资
    • 大公司
  • 生活
    • 汽车
    • 美酒
  • 视觉
    • 图片故事
    • 一周精选
    • 良品 • 影会
  • 视听
    • 第一财经电视
    • 股民学校
    • 一财速递
  • 特别策划
    • 新闻热点
    • 一周精选
  • 专栏
    • 人文
    • 时事要闻
  • 更多
    • 社会
    • 黄金
    • 娱乐时尚
    • 天下趣闻
推荐:

互联网挑战

不改革是最大的风险

能源转型时代

双11狂欢益起来集爱心

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

盘点混乱的上市公司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视听  -  天下汽车

英特尔你这是打算造车吗?

有一定概率,你会很快看到全世界首个一千亿美元的IPO上市,也会看到最强芯片公司英特尔也开始通过子公司造车了。

自动驾驶,英特尔

最近曝光的两条有关公开募股上市消息,并不是证券市场里的两朵小浪花,如果畅想或者推导一下,你会有别样的发现。

大众汽车考虑将保时捷独立IPO上市,这个新闻其实传了挺久,但这一次给出了大致的金额规模和股权变动模式。而英特尔打算让Mobileye在明年IPO上市,这也不是投资之后“摘桃子”,而是英特尔面对AMD等竞争对手的一次出牌。

自动驾驶,英特尔

这两条消息的共同点,也绝不只是“都有IPO”,深层内涵在于:电动车跟自动驾驶太有前途,也太烧钱了。

于是,汽车和芯片两大领域里的龙头公司,都开始绞尽脑汁摆弄自己的家产。

“两个一千亿美元的故事”

天文数字的金额,总是在那里blingbling。

这第一个1,000亿美元,来自保时捷独立IPO以后,“可能”实现的市值。按照爆料者的说法,独立保时捷的市值在450~900亿欧元左右,最高值可以换算为1,010亿美元,或者6,500亿人民币。嗯,看来3个保时捷,就可以偿还了恒大的债务。

自动驾驶,英特尔

有人也许会问,这不是有个保时捷公司已经上市有股票了么?怎么又要再IPO一遍?

哦,我们帮你简单回忆一下本世纪头十年那场旷世之战:

大家都知道大众和保时捷两家车企背后的控制者,是保时捷(也翻译成波尔舍)和皮耶希两个姻亲家族。2005年开始,保时捷和大众开始互相吞并,其实幕后是两个家族的代言人在搏斗——大众监事会主席费迪南德·皮耶希,和保时捷掌门人沃尔夫冈·保时捷,他俩也是表兄弟。

保时捷SE,其实是为了方便资本运作设置的“壳”,我们通常所说的保时捷汽车公司,简称是保时捷AG。所以,在几次股权操控和引入外援的血战之后,大众汽车100%持股保时捷AG,而保时捷SE以53.3%表决权和31.4%股份成为大众汽车最大股东。也就是说,保时捷汽车还没有独立上市。

自动驾驶,英特尔

那么为啥大众现在又变了主意?考虑把好不容易吞进来的保时捷汽车公司分出去独立上市?爆料者说了,这是由于大众打算获得更多资金,用来支持开发电动汽车、软件和智能化汽车。

股权运作模式也很奇特。保时捷-皮耶希家族当然不想放弃保时捷汽车公司,为此,他们打算通过保时捷SE卖掉一部分大众汽车股权,有可能筹集大约150亿欧元。

当然,保时捷家族也不可能放弃大众汽车。以大众当前700~1,000亿美元左右的市值看,筹集150亿欧元大概需要让出15~20%的股权,完成筹集之后“幕后老大”手里还能剩下12~16%股权,以及更大比例的表决权。现在大众第二大股东是德国下萨克森州,11.8%股权和20%表决权。故而,保时捷家族就算卖掉一部分大众股权,依然还是头号股东。

第二个一千亿美元的故事,就更有意思了。

自动驾驶,英特尔

英特尔正式官宣了打算安排旗下Mobileye自动驾驶汽车业务IPO。

比起大众方面有关保时捷IPO的三缄其口,英特尔和Mobileye真是落落大方。大众安排保时捷上市的消息,只有一心改革、但被内部宫斗弄得焦头烂额的迪斯放出风来,说是“考虑过”,然后上面的爆料又被保时捷方面称之为“纯猜测”,大众则闭口不谈。

而英特尔这里,大摇大摆告诉我们:时间是2022年年中之前;英特尔在交易后仍将是大股东;由Amnon Shashua领导的Mobileye执行团队也将留任。

理由也说了,当前英特尔受到AMD等劲敌的冲击,丢失了市场份额。今年2月掌舵的首席执行官帕特·格尔辛格(Pat Gelsinger)决心改革。“到本十年末,汽车芯片市场将达到1,150亿美元。”这是英特尔的预测,也是我们要说的“第二个一千亿美元”。

自动驾驶,英特尔

这两个一千亿美元,其实都指向了同一个深度思考方向:汽车行业的重度投资领域,在于电动化和智能化。

大众这边回血,英特尔那边造车

汽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处于大爆发式增长阶段。但是这只是硬币的一面,比较光鲜亮丽的一面,侧重的是市场份额和销量。反过来,在盈利、完善的商业模式角度,以及前期超高投入的层次,那就是沉重、阴暗的一面。

讲真,至少在这个钱的问题上,对大众的动机,我是信的。

要知道,MEB平台的开发成本,都达到了500亿欧元的级别,一点都不比当年首开模块化先河的MQB平台省钱。何况,接下来的PPE高级电动车平台,规模也不会低于之前的MLB+MSB平台。

自动驾驶,英特尔

大众股价

这还仅仅是电动化一个领域的开销,再算上或许更烧钱的智能化——之前大众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就曾经亡羊补牢,觉得大众软件实力不行,一下子就招募了一万个软件工程师来组建团队,想想看,腾讯研发人员总共也就2万人,这么多高薪码农,养着不要很多资金么?

然而,在看好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方向上面,其实英特尔站在了大众同一个阵营——因为消费电子和其他传统芯片,英特尔被AMD等公司夹击,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更有前途的“蓝海”。

从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英特尔就要开始制造车规级芯片了,原本汽车MCU等芯片,由于制程低、芯片市场营收占比低,并不受重视。然而一场“芯荒”彻底颠覆了汽车与半导体行业的观念,按照英特尔和博世等企业的观点,以及IHS等咨询公司的看法,芯片短缺起码会维持到明年第三季度。

自动驾驶,英特尔

“第二个一千亿美元”,诱惑着英特尔在做转型,往汽车芯片业务里投入更多砝码,甚至,通过子公司变相“造车”。

Mobileye的底细,大家也相当熟悉,来自以色列的自动驾驶芯片大咖,特斯拉早期智能化驾驶的真正幕后操控者,Eye Q3/4/5芯片现在广泛应用于各大车企,2023年推出Q6。2017年,英特尔斥资150亿美元收购Mobileye,此后,世上没有一家独立的Mobileye公司,只有“英特尔旗下自动驾驶业务Mobileye”。

最近Mobileye做了两件事,被它和英特尔拿来大肆宣传:一是出货了第1亿个EyeQ芯片系统,二是推出了一款自动驾驶六座乘用车——其实就是拿蔚来ES8改出来的验证车。

其实,“造车”两个字经常被误解,英特尔和Mobileye肯定不会做一个翻版的特斯拉整车品牌,但是并不妨碍开发出类似比亚迪给滴滴代工的滴滴ONE车型。因为从2022年开始,Mobileye将在特拉维夫和慕尼黑用于无人驾驶叫车服务。

自动驾驶,英特尔

这并不能否认,英特尔对汽车业务抱有极大的期望。例如2020年,它以约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Moovit——和Mobileye是老乡的一家以色列初创公司,专注于地图数据,能够集成到乘车服务中。未来该部门以及从事激光雷达和雷达开发的英特尔员工将成为Mobileye的有机组成部分。

没错,英特尔还在嚷嚷已经赢得了与全球30多家头部汽车制造商的合同,并且Guidehouse Insights研究公司的数据也经常被翻出来打广告,“Mobileye拥有全球约80%的高级驾驶员辅助视觉系统市场份额”。对了,Guidehouse Insights的前身,就是Navigant Research,全球第一家自动驾驶实力排行榜的作者,每次都被特斯拉排在末尾。

自动驾驶,英特尔

好了,我们可以得到两个老生常谈的结论:汽车行业很有前途,电动化和智能化加持,英特尔都来赶趟儿,大众也在想办法加码;但新能源和自动驾驶是两个烧钱的大坑,保时捷和Mobileye都要IPO来换钱。

问题在于,看完“两个一千亿美元”的故事,你会对这两个老生常谈印象更为深刻,而且有可能立马也投身到浩浩荡荡的潮流中,却不再是嗤之以鼻,“新能源都是骗补,智能化都是圈钱。”

自动驾驶,英特尔

毕竟,咱们都爱钱的,不是吗?

  • 发表评论
  • 分享
    • 开心网
    • 人人网
    • 豆瓣网
    • QQ空间
    • 白社会
    • 新浪微博
  • 转发至同乐坊
条评论 网友评论
一财速递
  • 中国新批准7个国家14种动植物产品进口
  •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无人机
  • 两人利用机票漏洞骗“黄牛”被起诉 暴露航空公司盲区
  • 甘肃:六成A级景区开放 旅游“迎春回暖”
  • 海南自贸区(港)建设进行时:创新为擎,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哈铁增加1.6万余个列车席位服务旅客雨雪天气出行
  • 清明假日中国铁路发送旅客1136万人次
  • 远程办公:“宅家”催生互联网产业新风口
  • 新疆面积最大地州巴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100%(图)
  • 【人民评“疫”】打好“组合拳”拥抱“消费回补”的春天

广告联系 | 报纸订阅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上海工商 | 举报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50348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沪备2014002 删稿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数字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