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 中国第一财经

    股民学校

  • 财经资讯

    金融资本

    宏观经济

    社会新闻

  • 股票速递

    IPO透视

    环球市场

    证券要闻

  • 视听天下

    一财速递

    解码财商

  • 理财通

    黄金

    期货

    个人金融

  • 视觉冲击

    良品 • 影会

    图片故事

     

正在直播:

  • 银十未卜,汽车股价远未到抄底时刻?
  • 推动数字本土化,现代汽车集团中国前瞻数字研发中心在沪揭幕
  • 国轩锂电设备招标“开闸”
  • 宁德时代等要警醒!美将在新赛道阻击中国
  • 蔚来成功开发免热处理大型压铸件材料;沃尔沃收购吉利路桥工厂
  • 工信部:新能源汽车违规企业作出处理
  • 玛莎拉蒂因芯片短缺推迟Grecale SUV发布时间
  • 新型神经网络可提高自动驾驶可靠性

  • 一财通行证 - 立即注册
  • 已拥有账号 - 直接登录
  • [自选股][同乐坊]
  •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时事
    • 国际
  • 股票
    • 个股
    • 新股
    • 港股
    • 环球市场
    • 第一股评
    • 股民学校
  • 理财
    • 基金
    • 黄金
    • 期货
    • 外汇
    • 债券
    • 个人金融
  • 思想
    • 观点
    • 经济
    • 对话
  • 创业
    • 投融资
    • 大公司
  • 生活
    • 汽车
    • 美酒
  • 视觉
    • 图片故事
    • 一周精选
    • 良品 • 影会
  • 视听
    • 第一财经电视
    • 股民学校
    • 一财速递
  • 特别策划
    • 新闻热点
    • 一周精选
  • 专栏
    • 人文
    • 时事要闻
  • 更多
    • 社会
    • 黄金
    • 娱乐时尚
    • 天下趣闻
推荐:

互联网挑战

不改革是最大的风险

能源转型时代

双11狂欢益起来集爱心

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

盘点混乱的上市公司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视听  -  天下汽车

银十未卜,汽车股价远未到抄底时刻?

来源:Pexels

作者 | 秦章勇

编辑 | 王   妍

经历了9月的大跳水,汽车股价终于开始逐步回暖。

10月刚刚过半,汽车股股价就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一扫连续几周的阴霾。其中,五菱汽车涨幅达到23.08%,众泰汽车的股价也上涨超过20%。与此同时,新势力阵营中的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也上涨近10%。

很大程度上,虽然今年的金九失约,但部分车企传出的利好消息,以及超预期的销量,还是给出不小的积极信号,也引发了资本市场的投资热情。

行业似乎朝着利好的方向发展,然而对于汽车股市而言,远没有高枕无忧。9月份汽车板块集体跳水,超过七成的车企市值大幅缩水。与此同时,当前汽车市场仍面临着供应短缺等诸多问题。

触底反弹过后,何时才是汽车股的最佳“抄底时刻”?

股价、销量集体大跳水

如今回头来看,如果选择在9月份上手车企股票,大概率会成为韭菜。

“这两个月又白忙了”,经历了9月的大跌,老崔感叹自己总是差点运气。作为资深股民,从2007年进入股市,到最后将名下的三套房产全部变卖,老崔承认,一开始确实尝到了甜头。但之后接连投资失败,2017年,他不得不“金盆洗手”。

2020年,作为新能源车车主,老崔眼看着新能源汽车板块持续爬升,他感觉到自己一时技痒,也开始研究起汽车股。投资初期,老崔确实收获不少,然而好景不长,汽车股价经过上半年的狂飙突进,踏入9月突然开始掉头急跌。

“其实7、8月份有些股票就已经有跌的趋势了。”一下子损失了超过2个月的收入,对于自己没有及时出手,老崔颇为懊恼。他决定调整策略,转为长期持有,“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方向肯定不会变,还是坚持看好一些传统车企发展新能源车。”

据未来汽车日报不完全统计,9月,在乘用车整车板块18家主要车企中,仅有北汽蓝谷和力帆科技实现上涨,其他车企的市值均呈现不同程度下跌,汽车板块总市值蒸发近五千亿元。

其中,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以及小康股份等车企,其股价跌幅超过20%,长城汽车的市值在一个月内蒸发超过1000亿元。恒大汽车更是在一个月内,股价跌幅达到49%。

不同于往常新能源车企股价的逆市攀升,在港股和美股上市的“蔚小理”在9月份的股市表现同样不佳,三者股价单月跌幅均在10%左右。

“过去一年新能源汽车板块的股价涨幅较大,市场对其后续发展乐观预期已经反应在目前的股价上了。”一位汽车流通行业分析师告诉未来汽车日报,目前由于芯片持续短缺,原材料和运费上涨,车企承受不小的压力,销量也会低于市场预期,反应在股价方面,则会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终端市场已经给出了反应。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份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下降17.3%至158.2万辆,这个成绩直接跌至2014年的同期水平。具体到车企,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长城汽车9月销量同比下滑15.1%至10万辆。

事实上,9月份股价能够实现上涨的车企,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援军的强力助推。以北汽蓝谷为例,9月26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与华为签署深化合作协议,极狐阿尔法S(HI版)计划今年年底在华为店内销售。27日和29日,北汽蓝谷的股价接连涨停,9月份涨幅达到20.57%。

这一幕似曾相识,此前小康股份宣布深度绑定华为,凭借华为概念股,前者市值一度在一个月内暴涨近五百亿。在华为牵手北汽后,小康股份的股价也随之跌停,后者股价在9月份的跌幅达到20.4%,和北汽蓝谷的涨幅相当。

银十未卜,“抄底”再等等?

不同于去年疫情期间压抑短期消费,对于今年的车市来说,汽车市场处于消费需求无法释放的阶段。

今年三季度以来,上游芯片短缺导致的整车生产节奏问题逐步显现。过去一个月里,不少4S店甚至出现无新车可卖的窘境,同时导致不少经销商开启高价回收二手车。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10月份本应该是销售旺季,但缺芯问题尚未缓解,疫情反复均会对市场造成冲击。在其看来,缺芯问题短期内得到快速缓解的可能性不大。“汽车芯片缺口峰值已经过去,未来芯片供应将会缓慢提升,但传导至汽车终端销售还需要3-5个月。”

不少车企在半年报中直言,芯片短缺造成的影响可能还将持续。长城汽车则表示,芯片供应问题对企业生产的影响依然较为突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进一步加大企业成本压力。

来源:Pexels

除却缺芯的阵痛,不久前的限电问题也让新能源行业踩下一脚刹车。

一位行业人士透露,因为限电,广州部分汽车零部件工厂不得不隔天轮休,导致零部件供应不足,“肯定会影响主机厂的生产节奏。”

“原材料、电子产品以及有色金属价格飞涨,这些问题叠加起来导致今年的生产特别困难。”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席忠民告诉未来汽车日报,缺芯已经严重车企生产,而限电和大宗商品涨价更是危机,“这个对于成本的压力确实会更重些,大家(车企)都在赌,看能不能扛过去。”

在席忠民看来,今年对于所有车企来说,都是一场巨大的考验。随着成本上涨,各个行业都会算这笔账,如何从困境中走出去。“我们在想各种办法来应对,但今年能不能扛过这一波,现在还不能预测。”

事实上,对于供应链成本上涨已经有车企在终端售价做出了调整。前不久,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就在股东大会上坦言,由于零部件短缺,特斯拉不得不提高汽车售价。

一方面是汽车市场终端无车可卖,另一方面车企造车也遭遇挑战。多重打击之下,短期内汽车市场的恐慌情绪或许难以平息。而汽车股价在掉头急跌后,也似乎还没有到达抄底的时刻。

长期仍有价值

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股价涨跌有着明显的强周期性。光大证劵曾发报告称,汽车板块估值扩张将会抢跑行业复苏区扩张,而汽车板块景气度也率先于工业上游行业企稳回升。

在这个逻辑下,似乎也能理解,特斯拉为何能够凭借不到百万的年销量,登顶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而“早周期性”也是蔚来、理想以及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股价不断攀升的驱动力之一。

更重要的是,目前无论是政策扶持还是终端市场,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带领汽车市场上涨的重要牵引力。

中汽协数据显示,9月份汽车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3万辆和35.7万辆,同比均增长1.5倍,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17.3%,再创历史新高,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也达到19.5%。今年1-9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提升至11.6%。

今年1-9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已经超过200万辆,远超预期。按照目前的销量走势,此前设定的2025年销量达到500万台的规模,提前完成将是大概率事件。可以预见的是,新能源车渗透率还将逐步提升。

来源:Pexels

前不久,中欧明睿新常态基金经理刘伟伟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车板块的上涨,完全是由基本面超预期推动的,股价的涨幅并没有超出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的幅度。站在当前时点,还是非常看好下半年新能源汽车板块的投资机会。

在刘伟伟看来,长期来看,到2030年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10倍的成长空间。而中短期维度来看,未来三年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全球爆发的阶段,全球产销量和上市公司业绩都将不断超出市场预期。

眼下,汽车行业正在遭受供应链短缺和限电之痛,但短期影响并不能决定长远的发展。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表示,目前这些影响都是短期的,“新能源汽车替换燃油车是长期的过程,从自动驾驶到智能网联,这些都是长期发展的趋势。长期来看,汽车板块的仍然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在燃油车市场下滑的同时,新能源车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在这个背景下,所有车企几乎都在押注新能源车。这也意味着,不论是车企造车还是资本市场的表现,都将是一场长跑。

请关注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

  • 发表评论
  • 分享
    • 开心网
    • 人人网
    • 豆瓣网
    • QQ空间
    • 白社会
    • 新浪微博
  • 转发至同乐坊
条评论 网友评论
一财速递
  • 中国新批准7个国家14种动植物产品进口
  •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无人机
  • 两人利用机票漏洞骗“黄牛”被起诉 暴露航空公司盲区
  • 甘肃:六成A级景区开放 旅游“迎春回暖”
  • 海南自贸区(港)建设进行时:创新为擎,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哈铁增加1.6万余个列车席位服务旅客雨雪天气出行
  • 清明假日中国铁路发送旅客1136万人次
  • 远程办公:“宅家”催生互联网产业新风口
  • 新疆面积最大地州巴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100%(图)
  • 【人民评“疫”】打好“组合拳”拥抱“消费回补”的春天

广告联系 | 报纸订阅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上海工商 | 举报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50348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沪备2014002 删稿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数字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