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 中国第一财经

    股民学校

  • 财经资讯

    金融资本

    宏观经济

    社会新闻

  • 股票速递

    IPO透视

    环球市场

    证券要闻

  • 视听天下

    一财速递

    解码财商

  • 理财通

    黄金

    期货

    个人金融

  • 视觉冲击

    良品 • 影会

    图片故事

     

正在直播:

  • 小鹏Q2财报:除了野心,还嗅到一丝危险的气息
  • 丰田首款国产 MPV “赛那 SIENNA”正式亮相
  • 降低FSD故障风险 特斯拉申请新专利
  • 比亚迪半年报:净利11.74亿元降29.41%
  • 盖世周报 | 美国允许供应商向华为出售汽车芯片;台积电芯片将再次涨价20%
  • 理想合资新晨动力,生产新一代增程器
  • 马斯克:我更喜欢磷酸铁锂电池
  • 智能出行矩阵亮相成都车展 小鹏P5将于9月15日正式上市

  • 一财通行证 - 立即注册
  • 已拥有账号 - 直接登录
  • [自选股][同乐坊]
  •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时事
    • 国际
  • 股票
    • 个股
    • 新股
    • 港股
    • 环球市场
    • 第一股评
    • 股民学校
  • 理财
    • 基金
    • 黄金
    • 期货
    • 外汇
    • 债券
    • 个人金融
  • 思想
    • 观点
    • 经济
    • 对话
  • 创业
    • 投融资
    • 大公司
  • 生活
    • 汽车
    • 美酒
  • 视觉
    • 图片故事
    • 一周精选
    • 良品 • 影会
  • 视听
    • 第一财经电视
    • 股民学校
    • 一财速递
  • 特别策划
    • 新闻热点
    • 一周精选
  • 专栏
    • 人文
    • 时事要闻
  • 更多
    • 社会
    • 黄金
    • 娱乐时尚
    • 天下趣闻
推荐:

互联网挑战

不改革是最大的风险

能源转型时代

双11狂欢益起来集爱心

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

盘点混乱的上市公司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视听  -  天下汽车

小鹏Q2财报:除了野心,还嗅到一丝危险的气息

几天之前,小鹏P7刚刚渡过了5万辆交付大关,对于一款主打B级细分市场的纯电轿跑车型而言,取得这样的成绩其实并不容易,尤其是面对特斯拉国产Model 3,多轮官降冲击之后。


小鹏P7的到来,也令这家新势力造车的品牌声量与形象,得以实现转变,逐月表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好。殊不知,北京时间8月26日,小鹏正式公布了其Q2财报,就整体而言,相比Q1依然维持了一定的增幅。

具体来看,小鹏今年Q2共交付17,398辆,较去年同期同比增加了439%。其中,小鹏P7共交付11,522辆,相比Q1环比增长44.5%。着重需要强调的是,Q2交付的小鹏P7中,有97%可支持XPILOT 2.5或XPILOT 3.0,足以证明用户对于其“智能化”的阶段性认可。

而在销售网络和充电网络方面,截至6月30日,小鹏的实体销售和服务网络包括200间门店和64个服务中心,覆盖了74个城市;品牌超级充电站扩展至231座,覆盖65个城市。


“我们再破季度纪录,关键交付指标皆创新高,彰显了我们自主研发全栈式技术能力所推动的加速增长。随着电动汽车在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使用率开始飙升,我们很高兴能够凭借我们出色的汽车和新技术的快速、无缝迭代,引领这一前所未有的颠覆性机遇,塑造未来出行体验。”

财报公布后,何小鹏第一时间表达了自己的欣慰之情。终端表现良好,也促使小鹏另外几个关键数据的走高。

营收上,小鹏Q2总收入达到人民币37.61亿元(5.83亿美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536.7%,环比今年Q1增长27.5%。其中,汽车销售收入达到35.84亿元(5.55亿美元),同比增长562.4%,环比今年Q1增长27.5%。


同时,小鹏Q2毛利率也达到了11.9%,2020年同期为-2.7%,成功实现“转正”,环比今年Q1毛利率的11.2%,情况也有所改善,但进步幅度不大。截至6月30日,小鹏的现金储备规模为328.71亿元。

只不过,横向对比稍早公布Q2财报的特斯拉、蔚来,同为新势力头部梯队成员的小鹏,在多个维度仍处在稍显落后的位置。而这样的差距,看似已然成为其目前自身所存在的最大不可控因素。

好在,从小鹏的Q3指引目标来看,预计交付量将会达到21,500-22,500辆,Q3总收入将维持在48-50亿元之间。除此之外,Q2财报公布不久后举行的电话会议上,何小鹏面对诸多的提问,则展现出更大的野心。


“随着电芯供应增大,磷酸铁锂版 G3 和 P7 的交付比重会不断加大。从 G3 向 G3i 的转变调整在一开始会对于生产造成影响,但是小鹏计划从八月底开始少量交付 G3i,接下来不断加大规模。P5 将在九月中旬上市并公布正式价格,十月份交付,有助于在 16—23 万价格区间普及智能化汽车。”

会议开始,他率先谈及了下一阶段的产品规划。相比此刻仅依靠P7承担主要销售任务,可以预见的是下半年,随着全新G3i与P5的分别交付用户,小鹏整体的月交付量将冲向一个更高的目标。

“我相信小鹏汽车4季度单月交付会不断提高,最终成功突破1.5万辆的月度交付峰值。”显然,有了三款竞争力还算突出的产品加持,何小鹏对于之后到来的Q4,充满了期待。


只不过,供应链短缺,看似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大阻碍。对此他也表示,将会在第三季度努力克服芯片短缺、部分地区疫情以及G3到G3i生产切换带来的挑战。

“为应对芯片等关键零部件的短缺,公司会采取一系列对策,包括提前下更明确的订单,与芯片、Tier1厂商达成合作协议、对外投资,以及与政府联合采购芯片等。芯片短缺是全行业的事情,但是对于小鹏这样的新造车势力而言反而有利。”

言外之意,同样的困境,对于身处这个行业的每一家车企均需要面对,怎样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才是关键。


至于接下来更长期的规划,何小鹏表示:“从2023 年开始,小鹏汽车计划每年发布2到3款新车,新车均支持 Xpilot 4.0。且新车型都从硬件、软件、服务全面同步支持国际市场。在国内市场,小鹏的定价也将从15—30万扩展到15—40万,甚至通过飞行汽车,进入50—100 万的高端市场。”

既然当初选择进入这片厮杀愈发激烈的红海之中,没有人敢掉以轻心。在艰难渡过曾经的求存阶段,对于手握较为充沛资金的小鹏,迅速扩充自身产品阵营,将“智能化”的标签变得愈发突出,片刻都不敢耽误。


从Q2财报公布的信息来看,今年小鹏的研发费用,就将达到40亿元人民币。而截至去年年底,小鹏的研发团队规模为3,000人,预计今年年底将达到4,500 人。为了尽可能的满足上述一系列布局,仅相隔314天,这家新造车就完成美股、港股的双重主要上市,也足以佐证其筹得更多融资的迫切需求。

只不过,彻底发力的背后,整个公司运营成本的翻倍激增,也是必然的。何时能够真正扭亏为盈,成为了抛给小鹏的最大难题之一。

与此同时,在看过其Q2财报以及电话会议所展现出的内容,除了野心,还嗅到一丝危险的气息:当产品售价逐渐攀升至40万元甚至以上的区间,小鹏的品牌力能否做到有效的支撑?


  • 发表评论
  • 分享
    • 开心网
    • 人人网
    • 豆瓣网
    • QQ空间
    • 白社会
    • 新浪微博
  • 转发至同乐坊
条评论 网友评论
一财速递
  • 中国新批准7个国家14种动植物产品进口
  •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无人机
  • 两人利用机票漏洞骗“黄牛”被起诉 暴露航空公司盲区
  • 甘肃:六成A级景区开放 旅游“迎春回暖”
  • 海南自贸区(港)建设进行时:创新为擎,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哈铁增加1.6万余个列车席位服务旅客雨雪天气出行
  • 清明假日中国铁路发送旅客1136万人次
  • 远程办公:“宅家”催生互联网产业新风口
  • 新疆面积最大地州巴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100%(图)
  • 【人民评“疫”】打好“组合拳”拥抱“消费回补”的春天

广告联系 | 报纸订阅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上海工商 | 举报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50348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沪备2014002 删稿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数字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