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 中国第一财经

    股民学校

  • 财经资讯

    金融资本

    宏观经济

    社会新闻

  • 股票速递

    IPO透视

    环球市场

    证券要闻

  • 视听天下

    一财速递

    解码财商

  • 理财通

    黄金

    期货

    个人金融

  • 视觉冲击

    良品 • 影会

    图片故事

     

正在直播:

  • 海晨物流4年遭72次处罚 行业下行趋势供应商资质存疑
  • 南大环境改多处财务数据募资加2亿 员工人均年薪27万
  • 我国南方地区汛情严重 洪灾对投资的影响
  • 苹果全新快充获国内3C认证
  • 北京和众汇富:浙江美大会成为“第二个格力”吗?
  • 趣头条回应315报道:已展开调查
  • 董扬:新势力造车之路
  • 魏建军公开信:车市进入“寒冬” 没有危机感才是最大危机

  • 一财通行证 - 立即注册
  • 已拥有账号 - 直接登录
  • [自选股][同乐坊]
  •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时事
    • 国际
  • 股票
    • 个股
    • 新股
    • 港股
    • 环球市场
    • 第一股评
    • 股民学校
  • 理财
    • 基金
    • 黄金
    • 期货
    • 外汇
    • 债券
    • 个人金融
  • 思想
    • 观点
    • 经济
    • 对话
  • 创业
    • 投融资
    • 大公司
  • 生活
    • 汽车
    • 美酒
  • 视觉
    • 图片故事
    • 一周精选
    • 良品 • 影会
  • 视听
    • 第一财经电视
    • 股民学校
    • 一财速递
  • 特别策划
    • 新闻热点
    • 一周精选
  • 专栏
    • 人文
    • 时事要闻
  • 更多
    • 社会
    • 黄金
    • 娱乐时尚
    • 天下趣闻
推荐:

互联网挑战

不改革是最大的风险

能源转型时代

双11狂欢益起来集爱心

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

盘点混乱的上市公司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视听  -  天下汽车

董扬:新势力造车之路

近来,博郡、赛麟、拜腾等新造车势力相继出现重大问题,坊间众说纷纭。对此笔者认为,业内同行不应该停留于当吃瓜群众,看热闹,而应该仔细分析其中原因,吸取经验教训;更不应该简单得出此路不通,或新势力造车的窗口期已经关闭的结论。

谁是新造车势力?怎样才算新势力造车?现在还没有权威的、准确的答案,也许将来也不会有。以笔者愚见,应该是三个“新”:重点应用电动、智能、网联等新技术;注重用户驾乘新体验;在资本方面,有别于传统造车企业以自我积累为主,而更多依赖资本市场的“新”资本募集方法。

首先从技术方面分析。

第一,特斯拉、蔚来、小鹏等新造车势力确实非常注重电动、智能、网联等新技术的应用,但是这并不足以形成他们长期保持优势的壁垒。因为汽车是用户长期保有、使用的高价值商品,造汽车是“多项全能”的“长跑”事业,单个企业很难在某一技术方面长期保持足够的优势。

第二,传统造车企业在其他性能、品质、成本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渐消退。这是因为,一方面全社会制造水平在提高,经典品牌和其他品牌在一致性、可靠性等质量方面的性能差别正在缩小;另一方面,近年来逐步发展壮大的注重时尚的“新构车群体”,不如上一代用户那样注重可靠性等品质性能。

第三,电动、智能、网联等新技术还仍处在发展过程中,性能、成本等方面潜力巨大,仍有待于全行业努力开拓。总而言之,在新技术方面,新造车势力和传统造车势力总体上各有优势,势均力敌。而且都必须努力开拓发展。

再从用户驾乘体验角度分析,这方面新造车势力确有一定的优势。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新造车势力具有很强的互联网思维,特别注重用户驾乘体验;而传统造车企业更多秉承“我造你用”的传统思维。

第二,新造车势力从整车角度注重用户体验和性能差异化,注重自己研发新技术,达成新体验;而传统造车企业这更多依赖零件供应商提供新的技术和新的性能,难以达到极致的用户体验和产品差异化。

因此,在这方面新造车势力占据了一定先机,强烈建议传统造车企业要重视这方面的差距,努力赶上。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技术好学,理念难改。好几个传统造车企业都说要做“特斯拉杀手”,而至今尚未真正出现。

最后从资本层面分析,依赖资本市场是一柄双刃剑。

对于新造车势力来说,好处是资本比技术流动更快,只要有短期的亮眼成绩或者好的故事,就可以聚集资本。利用资本,就可以聚集技术与人才;坏处是汽车产业是长周期产业,需要有持续的亮眼成绩或不断的好故事,才能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持续吸引资本,直到积累出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价值,才算成功。

顺便说一句,对于从房地产、家用电器等资本密集产业转型的新造车企业,基本规律也是一样的。他们也需要在资本用完之前,积累出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价值,才算是成功地转型汽车产业。

对于传统造车企业,没有太多的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你可以“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但大趋势是,新高楼日渐增多,自己这所房子日渐矮旧,也需要建新高楼。你可以“新建”,也可以“翻新”,可以“众筹”,也可以“自筹”,但不建就可能被市场淘汰。

正如万钢副主席指出的那样,汽车产业面临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其根本原因是,电动、智能、网联等新技术将在10~20年内迅速在汽车产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汽车产品的性能和功用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和拓展,对于人类社会的交通、能源、信息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我们的用户也在以越来越高的热情,拥抱这种变化。

所以,无论是新造车势力,还是传统整车企业,都必须面对这次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无问新旧,唯努力变化、努力适应者才能生存发展。

  • 发表评论
  • 分享
    • 开心网
    • 人人网
    • 豆瓣网
    • QQ空间
    • 白社会
    • 新浪微博
  • 转发至同乐坊
条评论 网友评论
一财速递
  • 中国新批准7个国家14种动植物产品进口
  •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无人机
  • 两人利用机票漏洞骗“黄牛”被起诉 暴露航空公司盲区
  • 甘肃:六成A级景区开放 旅游“迎春回暖”
  • 海南自贸区(港)建设进行时:创新为擎,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哈铁增加1.6万余个列车席位服务旅客雨雪天气出行
  • 清明假日中国铁路发送旅客1136万人次
  • 远程办公:“宅家”催生互联网产业新风口
  • 新疆面积最大地州巴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100%(图)
  • 【人民评“疫”】打好“组合拳”拥抱“消费回补”的春天

广告联系 | 报纸订阅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上海工商 | 举报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50348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沪备2014002 删稿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数字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