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 中国第一财经

    股民学校

  • 财经资讯

    金融资本

    宏观经济

    社会新闻

  • 股票速递

    IPO透视

    环球市场

    证券要闻

  • 视听天下

    一财速递

    解码财商

  • 理财通

    黄金

    期货

    个人金融

  • 视觉冲击

    良品 • 影会

    图片故事

     

正在直播:

  • 中报披露可能对市场带来负面影响
  • 预测开始大幅下修,市场也有所调整
  • 短期A股还有两个因素需要消化
  • 吉利汽车年中考:营收58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9%
  • 真正利好还应该是煤炭才对
  • 光伏行业突发利空,是否会带崩高景气赛道?
  • 持有中国股票存在复杂性
  • 越来越多海外投资者也表现出对中国市场的兴趣

  • 一财通行证 - 立即注册
  • 已拥有账号 - 直接登录
  • [自选股][同乐坊]
  •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时事
    • 国际
  • 股票
    • 个股
    • 新股
    • 港股
    • 环球市场
    • 第一股评
    • 股民学校
  • 理财
    • 基金
    • 黄金
    • 期货
    • 外汇
    • 债券
    • 个人金融
  • 思想
    • 观点
    • 经济
    • 对话
  • 创业
    • 投融资
    • 大公司
  • 生活
    • 汽车
    • 美酒
  • 视觉
    • 图片故事
    • 一周精选
    • 良品 • 影会
  • 视听
    • 第一财经电视
    • 股民学校
    • 一财速递
  • 特别策划
    • 新闻热点
    • 一周精选
  • 专栏
    • 人文
    • 时事要闻
  • 更多
    • 社会
    • 黄金
    • 娱乐时尚
    • 天下趣闻
推荐:

互联网挑战

不改革是最大的风险

能源转型时代

双11狂欢益起来集爱心

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

盘点混乱的上市公司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视听  -  首席评论

中报披露可能对市场带来负面影响

 中报披露可能对市场带来负面影响

 

随着22年中报披露率上升,A股盈利后续还会有下修空间。截至2022/8/20,A股22年中报的披露率按照公司数量计算占比仅为26%,按照22Q1归母净利润计算占比仅为22%,目前的披露率还很低,整体法计算下已披露的公司22Q2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在12%左右,之所以达到这么高水平,原因正是我们前文所述,往往业绩优异的公司更早披露中报,大部分公司会选择8月下旬披露。实际上,从高频数据看,与A股盈利同步性较强的工业企业利润22H1累计同比仅为1%,说明A股还有很多业绩不佳的公司没有披露。由于二季度国内疫情对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产生较大冲击,从而形成业绩的“深坑”,所以我们预计22Q2 A股剔除金融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大概在-15 ~ -10%左右,考虑金融后的全部A股增速大概在-5~0%左右。因此,我们认为随着后续中报披露率上升,尤其是8月最后一周很多业绩较差的公司浮出水面,A股真实的盈利情况也将得到市场的充分认知,分析师可能会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进行密集下修。

 

 

经历大幅上涨后市场估值处于中等水平,若中报业绩较差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由于当前A股中报披露还相对较少,并且大多是业绩增速较高的公司,因此投资者还难以全面分析中报业绩情况。从盈利预测来看,7月15日以来(截至2022/8/19,下同)全部A股万得一致预期22年归母净利润总额仅下修0.3%,市场还需要等待更多业绩信息来进行前瞻。但是正如我们所分析,二季度A股盈利增速大概率有较大幅度的下滑,因此等到业绩较差的公司也披露了中报,投资者会开始更加谨慎地评估。

 

从市场表现看,市场自4月27日低点到7月5日万得全A指数最大涨幅为26.9%、创业板指最大涨幅达到36.1%,7月5日市场触及高点后开始回落,目前万得全A指数PE为17.7倍,处于2013年以来43.5%分位,创业板指PE为52.6倍,处于2013年以来43.5%分位。如果8月底披露的中报数据较差,盈利预测大幅下修,借鉴20年,市场可能还会有所调整,不过考虑到估值并不高,幅度可能也有限。

 

 

 

3.行稳致远

 

调整已至尾声,保持耐心、坚定信心。我们在《反弹到反转需要啥条件?-20220504》、《对比历史,这次可能是浅V底-20220605》等多篇报告中一直强调,从投资时钟和牛熊周期角度分析,市场 4 月27日低点是 3-4 年一次的大底,当时估值底已经出现,5个基本面领先指标中3个回升,另外2个逐步企稳,确认市场反转。

 

《休整等待基本面-20220710》、《调整的性质:倒春寒-20220717》等报告分析指出,7-8月是倒春寒式调整,即第一波上涨之后进二退一,背后核心是基本面跟不上,地产和疫情是经济复苏波折的重要原因。目前倒春寒的调整走到哪一步了?借鉴历史,第一波上涨后,倒春寒回调时回吐前期涨幅的0.5-0.7,平均持续46天,期间成交量萎缩一半。以上证指数为例,07/05以来调整中最大回吐了前期涨幅的0.48,持续46天,全A成交量最大萎缩39%。从调整时空来看,这次倒春寒已至后期,后续1-2周时间内市场还有两个因素需要消化:一是如上文所分析,中报业绩即将进入到密集披露期,若数据较差会对市场产生冲击;二是全球央行会议将于下周召开,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十分关注,而海外加息可能会对A股产生负面影响。

  • 发表评论
  • 分享
    • 开心网
    • 人人网
    • 豆瓣网
    • QQ空间
    • 白社会
    • 新浪微博
  • 转发至同乐坊
条评论 网友评论
一财速递
  • 预测开始大幅下修,市场也有所调整
  • 越来越多海外投资者也表现出对中国市场的兴趣
  • 格兰尼IPO罢工停薪风波追踪
  • 瑞士已成为A股公司上市的主要目的地
  • 横盘调整半年,底部筹码高度集中
  • 亚洲8月“援助”欧洲柴油量,创5个月来新高
  • A股在经历了几个月的强势上涨
  • 抱团,电力设备板块牛气冲天!
  • 三大指数齐跌,科网股、轿车股遍及下挫
  • “赛道股”持续上升带来的赚钱效应

广告联系 | 报纸订阅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上海工商 | 举报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50348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沪备2014002 删稿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数字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