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逐步畅通稳定
6月份,复工复产持续推进,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逐步畅通稳定,保供稳价政策效果继续显现,PPI环比由涨转平,同比涨幅继续回落。
从同比看,6月份PPI上涨6.1%,涨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已连续6个月回落。董莉娟表示,PPI涨幅回落主要是受去年基数走高的影响。据测算,在6.1%的P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3.8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7.5%,涨幅回落0.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7%,涨幅扩大0.5个百分点。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37个,与上月相同。郭丽岩表示,主要行业中,煤炭开采、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煤炭加工、化学原料制造等行业价格涨幅较大,合计影响PPI上涨4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主要是金属、非金属相关行业价格下跌抵消能源相关行业价格上涨。郭丽岩表示,受国际市场价格下跌带动、国内供需关系趋松等影响,钢材、铜、铝、水泥等价格回落,带动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价格有所下跌。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PPI同比延续放缓走势,反映出部分中下游工业制造业生产成本压力有所缓解,但能源和工业原材料价格整体维持高位,部分企业经营压力仍较大,仍需警惕输入性通胀压力。
物价不具备大幅上涨基础
“展望未来,我国将继续面对结构性通胀压力与外部输入压力并存的局面,同时社会总需求缓慢回升会抬高核心通胀中枢。”温彬认为。
温彬表示,结构性通胀压力主要体现在食品方面,随着猪肉价格进入回升周期,其对CPI的压制作用已变为抬升作用。不过,随着淡季将至,短期内猪肉价格上涨乏力。从外部输入压力看,国际能源价格依旧保持高位,俄乌冲突导致全球粮食危机,也将对我国粮食安全形成一定威胁。能源与粮食作为通胀的上游,对整体通胀的传导作用不容忽视。
“预计下半年CPI将温和上升,在部分月份突破3%的概率较大,但全年平均水平仍控制在政策目标以内。同时PPI受去年基数影响,以及全球商品价格上涨动能减弱,将继续保持连续回落态势。预计通胀对货币政策不构成较大压力。”温彬表示。
郭丽岩表示,我国商品和服务市场供应总体充足,特别是夏粮丰收为全年粮食稳产提供了坚实支撑,CPI有望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PPI方面,随着全球流动性收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对我国的输入性影响有所减弱,同时国内保供稳价政策持续显现,加之翘尾因素逐步缩小,预计PPI将延续回落态势。
周茂华认为,预计CPI同比有望延续温和抬升走势,PPI同比延续回落态势。下半年要继续落实好保供稳价政策措施,确保生猪产能保持稳定,对原油价格输入性通胀压力和短期极端气候对市场供需干扰保持警惕。货币政策要与财政、产业等政策进行配合,供需两端发力,促进生产恢复正常,推动需求稳步恢复。有效应对短期干扰因素,确保能源及初级工业原材料供应,保障居民生活必需消费品供应充足。
科技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推进科技创新必然需要更多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之一便是融资难和融资贵。资本市场的助力,将极大帮助科技创新型企业解决融资问题。
开源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认为,随着定位“硬科技”的科创板推出并试行注册制、定位“三创四新”创业板推广注册制改革、定位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北交所开市等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措施的推出,将极大强化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此前表示,这两年科创板、创业板IPO公司数超同期境内市场70%,私募基金累计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超过了10万亿元,其中有相当比例投向科技创新领域。资本市场正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特有的、多样的、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批科技创新企业陆续登陆资本市场。
董忠云表示,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有特殊优势。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强化科技创新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科技创新型企业数量显著增长,并通过资本市场赋能推动技术突破,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