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连续出现极端行情
“期货市场形成的价格真实地反映了经济运行的供求关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常清表示,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价格指数,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利用好这一指标,可以判断经济波动的周期变化,进而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胡俞越表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连续出现极端行情,做好初级商品保供稳价,已成为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要工作。
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500强企业中约有94%的企业运用期货衍生品工具管理风险。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上市公司利用期货衍生品管理风险尚显不足,需要上市公司、交易所、期货经营机构等各方形成合力,共同营造合理利用期货和衍生品的良好生态。
合规开展相关业务
近10年来,深市共有约500家公司开展过套期保值业务,其中连续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的公司,平均收益水平高于同行。不过,少数上市公司在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时,风控不足、操作不当,出现大额亏损,存在期货端仓位与现货需求不符、追加保证金未经审议和披露、交易员一人完成决策和交易、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
“上市公司在开展期货业务时,要注重合规性问题。”李鸣钟表示,深交所发布的《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7号——交易与关联交易》,专设“证券投资与衍生品交易”一节,对衍生品交易的内部控制、额度审议、进展披露等事项进行细化要求,引导上市公司合规开展期货及衍生品业务。
深交所公司管理部门监管人员表示,对上市公司而言,首次披露应严格按照公告格式,结合自身生产经营情况充分披露开展套期保值的必要性、与公司日常经营的关联度,充分分析面临的价格风险及应对措施和应对能力。在定期报告中汇总披露衍生品投资损益情况时,需紧扣套期保值业务实质,结合被套期项目的盈亏状况综合量化分析套期保值的有效性。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专业业务合伙人田雪彦表示,企业开展套期保值,原则上应当控制现货与衍生品在种类、规模及时间上相匹配,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处理预案。评判套期保值的效果,不能只看衍生品业务,而应期现结合进行核算。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信息披露至关重要,做好套期会计,能帮助企业更好进行风险管理、实现合规化经营,助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