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股和A股的行情都是由自身基本面决定的
核心因素包括流动性和企业盈利。今年以来,中美经济基本面错位,美国处于经济过热、通胀高企的阶段,政策目标为控制通胀,流动性不断收紧;而中国经济较为低迷,政策目标主要为稳增长,剩余流动性较为宽松。因此体现在市场表现上就是A股走出较为强势的独立行情。
本轮反弹行情到今天幅度已经较为充分,超跌反弹部分可能已经结束。后续持续性需要观察经济恢复的情况,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是否通畅等,回归经济基本面。
甄新中:A股与外围市场存在一定的关联,但是并非存在很紧密的相关性,更多时候A股是在自身的特征中运行,对于A股的分析更多还是要考虑相关性更为密切的因素,如国内经济形势、政策导向、财政货币政策、A股估值等等。近期的A股比较好的诠释了这一点,由于前期A股受到俄乌战争以及国内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估值水平下降较多,在近期国内疫情逐步缓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各项促消费政策、保就业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下,A股走出了自身的独立行情。但是从目前位置来看,A股近期的反弹幅度相对较多,基于俄乌战争持续性对通胀的影响,国内经济形势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以及房地产等部分行业仍存在风险等因素来看,我们认为今年内总体还是一个偏震荡的行情。
郭锋:美国CPI达到了40年以来的最高位,美国为了应对通胀,美联储加息频率和强度都高于以往的加息周期,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逼近3.5%创10年新高,降低成长股估值,导致美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而A股通胀稳定,社会融资边际改善,和美国收缩货币正好相反,我们在增加货币流动性对冲国内疫情和出口增速下降。5月份以来各种经济扶持政策,包括众多上市公司的回购也在加速。关于未来的行情,有一些变化需要重点关注,例如社融数据的结构变化以及政府债券的发放节奏等,所以第三季度是比较重要的观察窗口,看政府债券及企业贷款的上升能否对中国经济有较好的正向作用。
刘晓龙:近期的市场反弹,主要在两个方向:一个是需求总体上不错、受国内经济总盘子影响不大的行业,比如外需超预期的光伏、销量不错的电动车、计划经济属性的军工;另一个是汽车消费成为各地政府经济刺激政策的发力点,尤其是燃油车消费。这次市场反弹在某些行业比较剧烈,我倾向于认为超跌情绪修复的反弹部分大致结束,接下来可能进入了一个低位的继续轮动,仍需保持适当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