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能否继续独善其身
随着美股暴跌收盘,全球主要股市周一全线下跌,无一能够幸免。
欧洲主要股市方面,欧洲斯托克50指数周一收盘大跌2.69%,英国富时100指数跌1.5%,法国CAC40指数、德国DAX30指数、意大利MIB指数均跌超2%。
亚太主要股市方面,日经225指数大跌3%,韩国综合指数大跌3.5%,印度SENSEX30指数跌2.68%。A股上证指数收跌0.89%,港股恒生指数跌逾3%。
不难看出,A股跌幅相对较小。事实上,至4月底启动本轮反弹行情以来,A股市场多次在外围大跌的情况下走出了独立行情,体现出了巨大的估值韧性。
“A股市场在近期相对于美股走出独立行情,没有受到美股大跌拖累,主要原因还是A股和美股位置不同。” 6月13日,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向记者表示,美股处于历史最高估值附近,是高位回落阶段,而A股是处于历史估值底部,是见底回升阶段。加上美股下跌主要原因是美联储加息缩表,导致投资者担心流动性收紧对美股造成较大冲击,所以美股出现见底回落。而中国央行主要政策目标不是抗通胀而是稳增长,所以在货币政策上并没有跟随美联储收紧,反而是采取降息降准方式来刺激经济回升。
他表示,A股市场近期延续震荡反弹走势,一改以往A股表现疲弱局面,这在全球股市调整背景之下难能可贵。究其原因,真正影响市场走势的因素实际上是对未来的预期,是边际变化,而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正在获得边际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6月13日,北向资金净流出A股达135亿元,创近三个月新高,并终结了此前连续10天净流入的态势。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外围市场大跌在情绪上仍会对A股造成一些影响,投资者虽然不必过度担忧,但也仍需谨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