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 中国第一财经

    股民学校

  • 财经资讯

    金融资本

    宏观经济

    社会新闻

  • 股票速递

    IPO透视

    环球市场

    证券要闻

  • 视听天下

    一财速递

    解码财商

  • 理财通

    黄金

    期货

    个人金融

  • 视觉冲击

    良品 • 影会

    图片故事

     

正在直播:

  • “财务退”增多 “应退尽退”信号强烈
  • 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
  • 如何合理地规划自己的理财?
  • 坚持党建引领 以“四高四有”助推乡村振兴
  • 比亚迪股价创历史新高 成中国首个
  • 汽车蓄电池更换 简单三步轻松搞定
  • 新能源车谁触摸到爱玩的“灵魂”?
  • 美团王兴,智能汽车的隐秘巨头

  • 一财通行证 - 立即注册
  • 已拥有账号 - 直接登录
  • [自选股][同乐坊]
  •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时事
    • 国际
  • 股票
    • 个股
    • 新股
    • 港股
    • 环球市场
    • 第一股评
    • 股民学校
  • 理财
    • 基金
    • 黄金
    • 期货
    • 外汇
    • 债券
    • 个人金融
  • 思想
    • 观点
    • 经济
    • 对话
  • 创业
    • 投融资
    • 大公司
  • 生活
    • 汽车
    • 美酒
  • 视觉
    • 图片故事
    • 一周精选
    • 良品 • 影会
  • 视听
    • 第一财经电视
    • 股民学校
    • 一财速递
  • 特别策划
    • 新闻热点
    • 一周精选
  • 专栏
    • 人文
    • 时事要闻
  • 更多
    • 社会
    • 黄金
    • 娱乐时尚
    • 天下趣闻
推荐:

互联网挑战

不改革是最大的风险

能源转型时代

双11狂欢益起来集爱心

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

盘点混乱的上市公司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视听  -  一财速递

“财务退”增多 “应退尽退”信号强烈

 “财务退”增多 “应退尽退”信号强烈

 

        退市并非终点,监管部门在“应退尽退”基础上强化“应保尽保”,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证监会此前发布《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强化退市程序衔接,优化退市公司持续监管制度,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完善退市公司监管体制。其中明确,设置与退市公司风险状况相匹配的投资者准入要求,强化投资者教育和投资风险警示,引导投资者理性买卖退市公司股票。在市场人士看来,退市仅影响公司的上市身份,并不影响经营实体的属性,股东权利并未发生改变。

  “近年来,普通代表人诉讼和特别代表人诉讼案例纷纷落地,证券纠纷示范判决机制广泛应用,投资者维权渠道不断拓宽,为‘应退尽退’提供了一系列制度支撑。建议进一步完善民事赔偿制度,健全法律法规与司法保障体系,配套使用先行赔付、欺诈发行责令回购等手段,最大限度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董登新说。

 

  退市生态持续优化

 

  退市常态化加速推进A股市场投资生态变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已摒弃“炒差”“炒壳”,“买者自负”风险意识逐渐强化。

 

  “退市新规实施以来,极大程度上改善了投资生态,降低了投资者对绩差股的炒作预期,改善了市场投资环境。同时,市场去粗取精,有利于踏踏实实做实业的企业上市融资。”陈雳分析。

 

  专家提醒,退市整理期缩短为15个交易日,首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交易类强制退市不设退市整理期。上述因素均会加速退市公司的价值回归。“若参与此类股票的炒作,投资者极有可能面临投资损失,投资者应摒弃炒小、炒差。”田利辉称。

 

  退市新规还堵住了上市公司试图通过“突击创收”、债务豁免等方式“保壳”的漏洞。有投行人士坦言,“壳”价值已大幅下降。这有利于改善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也有利于倒逼投资者真正去关注投资标的的基本面。“A股市场‘入口端’‘出口端’市场化程度将持续提升,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田轩认为。

 

  此外,要加大主动退市力度。田利辉表示,美国证券市场退市结构以主动退市为主,包括并购重组、因财务问题或股价过低而自愿退市、破产清算等。这是维持上市地位成本高、诉讼等配套制度完善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A股市场也要畅通资本市场良性循环,完善多元化退市制度。

 

  “退市生态持续优化,‘主动退’将成为未来退市主要类型之一,也应给主动退市的上市公司以政策支持,比如其重组后还有机会重新上市。这将有利于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联动效应。”申万宏源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表示。 

  • 发表评论
  • 分享
    • 开心网
    • 人人网
    • 豆瓣网
    • QQ空间
    • 白社会
    • 新浪微博
  • 转发至同乐坊
条评论 网友评论
一财速递
  • “财务退”增多 “应退尽退”信号强烈
  • 坚持党建引领 以“四高四有”助推乡村振兴
  • 成交超万亿 北向资金净流出135亿
  • 上周A股ETF资金净流出约46.22亿元
  • 敞开个人查重服务 知网的反思诚意够不够
  • 尽快履行环境信息依法披露要求
  • 这5只出类拔萃的“新基建”概念黑马
  • 提早结募VS征集失利 基金发行两极分解
  • 5月份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2.6%
  • 美国5月CPI通胀数据40年新高

广告联系 | 报纸订阅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上海工商 | 举报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50348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沪备2014002 删稿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数字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