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商超面对“存亡时刻”,谁能包围?
曾经人声鼎沸的商超,现在却门可罗雀。传统超市业态似乎现已走到悬崖边。
以著名的家乐福为例,曩昔5年,家乐福已封闭了80多家门店,门店总数少了近60家。现在,家乐福在我国各个业态的门店数量为200家左右。
2022年,家乐福超市关店步伐依旧短促。重庆的家乐福沙坪坝店、广州的家乐福万国店、南昌的家乐福上海路店均已宣告歇业,这些超市都是有着近20年前史的老店。
除家乐福外,二十多年前与家乐福同期进入我国市场的沃尔玛、麦德龙等大型连锁超市,以及永辉、人人乐等本土超市,无一例外在接连封闭门店。其间沃尔玛曩昔一年封闭了30家门店,人人乐封闭了37家。
我国商超进入“末日傍晚”?
国家核算局数据显现,从2017年开端,我国超市门店数量就出现逐年下降趋势。十年间,从38554家的高位下降至24082家。其间大型连锁超市门店数量下降速度远高于整个职业,从2012年的11947家下降至2020年的缺乏6200家,降幅高达48%。
图1:2011—2020年我国超市门店总数(个)
假如翻看这些大型连锁超市曩昔一年的财报,末日傍晚之感益发扑面而来。
前瞻经济学人核算了15家超市上市企业2021年财报,发现大部分企业录得亏本,职业标杆永辉超市更是亏本近40亿元,剩余的企业也在亏本边际徜徉。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一切企业净利润同比增幅全部出现负值,人人乐更是恐惧,降幅超越2500%。
表1:部分超市上市企业2021年成果
作为零售业曾经炙手可热的干流业态。现在不过短短二十年便面对“存亡时刻”。何故至此?很多人可能会说是疫情。
确实,疫情给线下零售业带来了强烈冲击。疫情重复、客流量减少,让传统超市接受巨大压力。
对立的是,即使是疫情爆发的这两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开销并未出现显着下降,2021年反而录得高速增加。数据显现,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开销24100元,扣除其它因素影响,实际增加12.6%;比2019年增加11.8%,两年均匀实际增加4.0%。
其间与超市事务最相关的“食品烟酒”和“生活用品及服务”两大项分别增加12.2%和13.0%。
一面是居民人均消费开销快速增加,另一面却是大型超市集体溃败,钱究竟都被谁赚走了?
生鲜电商异军突起
不妨回想一下,本年上海疫情期间,全市居民买菜最离不开什么?叮咚买菜、美团买菜、朴朴、每日优鲜、盒马、社区团购……这是上海居民能如数家珍的买菜渠道,也是整个4月强占热搜榜的姓名。但总结起来就四个字——生鲜电商。
我国生鲜电商从2005年开端开展,阅历了两波热潮。一次是2005年易果生鲜成立,敞开生鲜电商第一波热潮;第2次是疫情爆发后,需求量激增使原本处于崩溃边际的生鲜电商迎来“重生”。
前瞻工业研究院数据显现:我国生鲜电商职业买卖规划从2014年的缺乏300亿元飙升到2021年的4658亿元,7年间增加了15倍。
尤其是叮咚买菜、每日优鲜、兴盛优选等新入局者骑在本钱的虎背上一路狂奔。以叮咚买菜为例,在2021年6月IPO之前,叮咚买菜融资了十轮,单D轮融资就高达10.3亿美元(约人民币76亿元)。
每日优鲜则是在2021年6月IPO之前,累计完成十次融资,总融资规划超越106.78亿元,腾讯曾接连3轮跟投。
假如从营收来看,叮咚买菜也足以令上述核算的绝大部分大型连锁超市汗颜。其2021年总营收201.2亿元,同比大幅增加77.5%,比2019年增加418%。至于订单总量,仅2021年第四季度就突破一亿单。
图2:2014—2021年我国生鲜电商职业买卖规划及增加率(单位:亿元,%)
生鲜电商的逆势爆发,对传统超市业态形成强烈冲击,在前者贱价和补助的双重猛攻下,很多消费者敏捷“倒戈”。之前互联网上就流传了一句话,社区团购继续补助12个月,会封闭三分之一的实体店,继续补助18个月,会封闭一半的实体店。
这句话在实际中的体现便是大型连锁超市接二连三封闭门店,以及逛超市的人确确实实少了。
我国连锁经营协会有一组数据显现:2019年,一天光临超市的均匀人数为2414人,但这一数字到2020年跌至2030人,2021年进一步下跌。
毛利率偏低而依赖规划化效应的传统超市,在疫情和电商的双重冲击下连连失守。存亡关头,它们要怎么自救?
“大象”转身火烧眉毛
疫情催化下,消费者购物行为加快向线上搬运。各大超市抓住第一个救命稻草,顺势深化拓宽线上事务。经过超市到家、直播带货、社区拼团等组合拳,多个超市企业线上事务取得不错成果。
但这远远不够,要完成包围,必须找到新增加曲线。
“超市+餐饮”和Mini店曾先后成为各大商超试水的新业态,但近两年热度显着衰退。
永辉自2019年起探究Mini店业态,当年开店573家、关店44家,2020年起,永辉Mini店突然减速,全年关店336家,到2021年一季度,Mini店仅剩余70家。此外,高鑫零售、盒马对Mini店的热心也在逐渐衰退;背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亏本问题。
职业“混沌”摸不清的状态下,仓储超市成为新的“角斗场”。这种方式不只招架住了生鲜电商的强烈炮火,而且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山姆会员店——仓储会员店的典型代表,沃尔玛超市的孪生兄弟,二者可谓“同人不同命”。沃尔玛超市黯然失色同时,山姆会员店却熠熠生辉。
沃尔玛财报显现,虽然大卖场仍是沃尔玛主业,但成果稳增加的山姆会员店方式,已成为成果全体下滑中的中流砥柱。2022财年第四季度,凭借会员制新方式,山姆会员拉动沃尔玛全体财报扭亏为盈。
此外,从扩张速度以及消费者数量来看,山姆也吊打各大传统连锁超市。
2016年,入华20年的山姆在全国只要15家门店,均匀一年多才开出一家。2021年,山姆的全国门店数已猛增至36家,仅2021年第三季度就有3家新店开张。
山姆会员人数更是迅猛增加,到2021年第三季度,山姆会员总数现已突破400万,不到一年时间,人数新增100万。即使按普通会员260元/年的会费核算,单是会员费一项收入,山姆一年入账就超10亿元人民币。
假如算上客单价就更加“夸张”了。上海证券研报显现,到2021年末,山姆会员店的客单价高达每人846元;相比之下,永辉超市客单价为100元上下,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则更低,分别只要89.6元和61.7元。即山姆每服务一位顾客赚的钱,永辉超市需求服务8位、叮咚买菜需求服务14位。
图3:仓储会员店、超市/卖场、便利店消费方式比照(单位:元。次/月)
在国内同样备受追捧的还有仓储会员店的开山鼻祖——Costco。2019年8月,我国大陆首家Costco仓储会员店在上海开业,当天人山人海,Costco股价更是应声大涨560亿元;2021年,我国大陆第二家Costco落户苏州,开业当天更是倍受热捧。
进驻我国大陆2年,Costco的出售成果徜徉在20亿元上下;而迈入“千店年代”的永辉,单个门店的成果在9亿元左右,大润发则只要2亿元左右。
仓储店能在剧烈的厮杀中包围主要得益于3个显著优势:多坐落城郊、购物面积大、房租及装饰本钱相对较低,本钱优势显着;产品相对品类较少、包装较大,规划经济下单价优势杰出;创新发力,自有品牌、高性价比产品等赢得消费者好感。
山姆及Costco的成功证明仓储会员店方式在我国的可落地性,这种方式总算在2021年迎来了开展大爆发。
2021年夏天,永辉超市将部分大卖场门店改造为仓储店从头开业,将原来门店的后仓改为卖场,扩大经营面积,提升购物体会。此外,还有盒马、家乐福、家家悦、北京华联、麦德龙、人人乐等品牌也纷纷入场。
老会员制超市加快开店,新入局者搅局,混战一触即发。
不过从盒马以及永辉发布的数据来看,这似乎是一条可行的道路。2021年中旬,盒马揭露表明,首家会员店开业2个月就完成了盈利,客单价达1000元,日营收最高超千万元。
而到2021年末,永辉已开业仓储店数量达55家,取得可比同店32.9%的高速增加;仅2021年上半年,永辉仓储店的出售额同比增加了139%,单店日均客流同比增加136%。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其它仓储会员店,永辉的仓储店只要仓储,没有会员。而且永辉仓储店大部分是之前的大卖场改造而来,定坐落“家门口的仓储店”。永辉超市想经过更接地气、无会员费门槛、贱价的战略,将曾经在社区团购中失掉的用户争夺回来。
但无论选用哪种方式,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一个问题——“仓储”会是传统商超的解药吗?率直来说,现在还无法给出结论。但值得重视的是,仓储会员店方式的核心,在于其背后全球收购下的“高品质+性价比”的供应链才能,以及自有品牌特征产品的开发才能。这对很多传统商超来说,仍然是一条艰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