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 中国第一财经

    股民学校

  • 财经资讯

    金融资本

    宏观经济

    社会新闻

  • 股票速递

    IPO透视

    环球市场

    证券要闻

  • 视听天下

    一财速递

    解码财商

  • 理财通

    黄金

    期货

    个人金融

  • 视觉冲击

    良品 • 影会

    图片故事

     

正在直播:

  • A股半导体公司业绩分化
  • 如今怕是要与A股说再见了
  • 唐山:严厉打击“黑车” 助力疫情防控
  • 扣非净利四连降,世界医学医疗服务路难行
  • 刚斩获三连板 凯龙股份董监高11人欲组团减持!
  • 百果园赴港IPO:净赢利率不及3%
  • 近一个月跌幅18%!比特币一路低走
  • 欧洲滞胀引担忧,美股震荡收涨

  • 一财通行证 - 立即注册
  • 已拥有账号 - 直接登录
  • [自选股][同乐坊]
  •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时事
    • 国际
  • 股票
    • 个股
    • 新股
    • 港股
    • 环球市场
    • 第一股评
    • 股民学校
  • 理财
    • 基金
    • 黄金
    • 期货
    • 外汇
    • 债券
    • 个人金融
  • 思想
    • 观点
    • 经济
    • 对话
  • 创业
    • 投融资
    • 大公司
  • 生活
    • 汽车
    • 美酒
  • 视觉
    • 图片故事
    • 一周精选
    • 良品 • 影会
  • 视听
    • 第一财经电视
    • 股民学校
    • 一财速递
  • 特别策划
    • 新闻热点
    • 一周精选
  • 专栏
    • 人文
    • 时事要闻
  • 更多
    • 社会
    • 黄金
    • 娱乐时尚
    • 天下趣闻
推荐:

互联网挑战

不改革是最大的风险

能源转型时代

双11狂欢益起来集爱心

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

盘点混乱的上市公司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视听  -  一财速递

A股半导体公司业绩分化

 A股半导体公司业绩分化

 

  “缺芯潮”导致的产品涨价,以及部分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形下,国产半导体芯片厂商的业绩表现水涨船高。

 

  在刚刚结束的4月份,A股市场2021年度报告披露完毕,47只半导体股、73只芯片股2021年净利润增速,中位数分别达到117.84%、89.55%,比2020年的63.15%、50.72%明显提升。

 

  进入2022年第五个月,全球芯片整体供应链紧绷的现象存在,但部分环节及细分领域的正常化迹象明显浮现,部分产品价格已逐步回归理性。

 

  缺货、涨价的状态“降温”,叠加下游应用行业的发展需求差异,今年一季度,半导体芯片行业的盈利,已经呈现结构性分化。报告期内,A股半导体芯片厂商的整体业绩同比增速明显下滑、业绩分化明显:赚“产品涨价钱”的芯片厂商高光不再;因产能供过于求,消费类芯片厂商业绩增速回归常规水平;而设备、晶圆制造仍相对旺盛。

 

  半导体厂商业分化

 

  疫情等多重因素下的结构性供需失衡,是近两年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主旋律。2021年,芯片持续供不应求叠加前年业绩低基数,A股半导体芯片厂商业绩高增长。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47只半导体股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中位数分别为61.85%、117.84%。而在2020年,上述两项数据分别为24.04%、63.14%。

 

  另一方面,73只芯片股2021年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中位数,分别为36.64%、89.55%;也比2020年的16.14%、50.73%大幅提升。

 

  不仅如此,部分以未盈利状态上市的企业,还实现了扭亏为盈。其中,SoC芯片厂商炬芯科技(30.130, 0.13, 0.43%)(688049.SH)2021年实现由盈转亏,股票“摘帽”;第三代半导体衬底材料企业天岳先进(45.590, 1.79, 4.09%)(688234.SH)也在当年实现扭亏为盈。

 

  当前,需求剧增带来的全行业产能挑战,已演变为行业内部结构性分化。“电动车、智能驾驶、光伏等高速发展的新兴领域,芯片、功率半导体仍然供不应求,部分当前短缺的产品供给有望在下半年得到缓解。”一位TMT行业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说,“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居等消费类电子品,在疫情爆发之初就已经被消费者采购,导致新增需求持续下滑,且更新换代需求不足。而新增产能不断落地,使得相关产品价格回归正常,相关企业难以维持去年的业绩高增速”。

 

  从A股半导体芯片厂商的一季报来看,细分领域的业绩分化,高增速也已不再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47只半导体股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中位数分别为23.03%、26.51%;上年同期则为46.23%、105.4%。

 

  进一步来看,73只芯片股2022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中位数,分别为31.58%、38.38%;2021年,这两项数据分别为84.03%、139.83%。

 

  随着更多的新产能投入运营,供需矛盾逐渐弥合,大量“缺芯期”习惯囤货的企业不再常备库存,部分细分领域的供需平衡已经出现明显转折信号:业绩同比高增速难以维持。

 

  晶丰明源(688368.SH)是国内电源管理驱动类芯片设计企业之一。2021年,公司的通用LED照明驱动芯片、智能LED照明驱动芯片为主要营收来源,合计占总营收比重91.7%,去年净利润同比大涨883%。而今年一季度,晶丰明源的归母净利润亏损1147.9万元,同比下滑116.6%。

 

  晶丰明源在投资调研中表示,原材料涨价和去年四季度起,下游客户为消化库存对公司产品需求明显下降,持续影响2022年第一季度产品销量。

 

  “为什么电脑、手机等消费类模拟芯片出现过度出货的现象,下游需求真的有那么大吗?”前述分析师对记者说,‘缺芯潮’一度引发终端客户的恐慌心理,部分客户过度采购、备货的行为,令产业供需矛盾愈发模糊,进而导致大量客户采购超出其需求的芯片数量,这些高企库存需要一定时间消化。

 

  在部分子领域,具备竞争力的国内厂商依然维持业绩较高的增速。比如,模拟芯片周期性较弱,不追求先进制程,更注重稳定和成本。今年一季度,思瑞浦(688536.SH)、圣邦股份(288.000, 8.00, 2.86%)(300661.SH)等模拟芯片厂商,均实现营业收入翻番,主要系工业控制、汽车等下游应用领域需求持续高增长。

 

  全行业扩产带动半导体硅片和设备环节销售额增加。两家半导体设备企业,中微公司(688012.SH)和北方华创(231.130, -7.87, -3.29%)(002371.SZ),一季度营收均同比增长50%。

 

  目前,全球半导体设备端的供不应求,真实反映了扩产力度。ASML在近日的财报会上指出,公司正试图大幅增加产能,甚至可能无法满足其所有需求。ASML表示,当前订购一台DUV设备需要排队到18个月以后。除非半导体设备需求比预期下降35%-40%,否则该行业将继续增长。ASML首席执行官Peter Wennink也于近日公开称,未来两年芯片制造商的扩产,将受限于关键设备的短缺,供应链难以完全实现生产效率。

  • 发表评论
  • 分享
    • 开心网
    • 人人网
    • 豆瓣网
    • QQ空间
    • 白社会
    • 新浪微博
  • 转发至同乐坊
条评论 网友评论
一财速递
  • A股半导体公司业绩分化
  • 近一个月跌幅18%!比特币一路低走
  • A股公司研发投入创新高!
  • 要正确认识外盘和A股的关系
  • 今天,两个信号落地,节后,A股要起风了?
  • 人民币有8次较为明显的贬值小周期
  • 梳理A股史上4大底部,目前已现3大信号
  • 一手房事务拖累、踩雷“大客户”
  • 节后大盘的“剧本”正式出炉!
  • 以车模闻名的星辉文娱,2021年玩具收入3.48亿

广告联系 | 报纸订阅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上海工商 | 举报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50348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沪备2014002 删稿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数字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