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 中国第一财经

    股民学校

  • 财经资讯

    金融资本

    宏观经济

    社会新闻

  • 股票速递

    IPO透视

    环球市场

    证券要闻

  • 视听天下

    一财速递

    解码财商

  • 理财通

    黄金

    期货

    个人金融

  • 视觉冲击

    良品 • 影会

    图片故事

     

正在直播:

  • 多地鼓励居民外出增加消费 “2.5天小长假”可行吗?
  • 经济衰退风险上升 中国企业硬核重启到底有多拼?
  • 西藏民营企业成吸纳就业主角
  • 浙江乐清电力部门服务复工复产 大数据管理 “电管家”解忧
  • 珠江工程连闯安全红灯年内两遭罚 为珠江投资子公司
  • 财经观察:美国疫情现好转迹象刺激纽约股市大涨
  • 人气渐旺——沈阳部分消费场所见闻
  • “石油战”进入关键一周!市场紧盯这两场会议

  • 一财通行证 - 立即注册
  • 已拥有账号 - 直接登录
  • [自选股][同乐坊]
  •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时事
    • 国际
  • 股票
    • 个股
    • 新股
    • 港股
    • 环球市场
    • 第一股评
    • 股民学校
  • 理财
    • 基金
    • 黄金
    • 期货
    • 外汇
    • 债券
    • 个人金融
  • 思想
    • 观点
    • 经济
    • 对话
  • 创业
    • 投融资
    • 大公司
  • 生活
    • 汽车
    • 美酒
  • 视觉
    • 图片故事
    • 一周精选
    • 良品 • 影会
  • 视听
    • 第一财经电视
    • 股民学校
    • 一财速递
  • 特别策划
    • 新闻热点
    • 一周精选
  • 专栏
    • 人文
    • 时事要闻
  • 更多
    • 社会
    • 黄金
    • 娱乐时尚
    • 天下趣闻
推荐:

互联网挑战

不改革是最大的风险

能源转型时代

双11狂欢益起来集爱心

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

盘点混乱的上市公司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视听  -  一财速递

多地鼓励居民外出增加消费 “2.5天小长假”可行吗?

  多地出台政策鼓励居民外出增加消费——

  “2.5天小长假”能否激发假日效应

  本报记者 韩秉志

  随着我国境内疫情防控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多地陆续出台政策鼓励居民外出增加消费。

  近期,江西、浙江和甘肃陇南等地提出鼓励推行每周2.5天休假。其中,浙江和江西还计划投放消费券和推出景区优惠等政策,进一步刺激文旅消费。

  3月19日,江西省发布《关于打好“组合拳”提振旅游消费的通知》。根据通知,“组合拳”包括景区门票优惠、周末弹性作息、发行消费券等内容。其中,在周末弹性作息方面明确,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优化工作安排,今年二季度试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周末外出休闲度假。

  随后,浙江省出台16项提振消费举措,提出鼓励实施一周4.5天弹性工作制,支持有条件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甘肃省陇南市也发文鼓励2.5天休假消费,并明确每周五下午各行政事业单位在完成工作任务,安排好值班人员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其余职工休假旅游。

  其实,“2.5天小长假”并非新尝试。早在2015年8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就提出,鼓励弹性作息。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此后,包括江苏、河北、江西、重庆、甘肃、辽宁、安徽、陕西、贵州、福建、浙江和广东等10多个省份陆续出台了鼓励2.5天休假的意见。

  2.5天休假概念的提出,与提振消费需求高度相关,尤其是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影响,鼓励弹性休假,被视为刺激消费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人民大学一项关于休假制度对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影响的研究显示,休假制度对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服务消费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促进作用,增加年休假天数和实行双休制度,能够促进城乡居民人均服务消费增长。

  有专家指出,两天半假期将有利于提升民众生活品质、拉动内需,进一步挖掘带薪休假消费潜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认为,假期时间调整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也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必要举措。在疫情期间和疫情之后一段时期,允许企业适时适当调整劳动制度,根据自身经营状况灵活决定用工政策,能够让灵活就业形式更加多样化。在李长安看来,各地推行“2.5天小长假”,将会让居民有更多时间休闲旅游,这对于鼓励消费、刺激内需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有益于落实弹性休假制度。

  不过,尽管“2.5天小长假”在过去几年多次被提及,但执行起来却显得有些“雷声大,雨点小”。记者注意到,虽然多数地区在政府部门推进落实错峰休假制度,但在具体执行上却停留在政策鼓励层面。有网友直言,保证双休尚属难得,更何谈2.5天休假?

  实际上,2.5天休假并非意味着假期延长。江西省明确,弹性作息减少的工作时间,通过延长其他工作日时长调剂补回。弹性作息的要求是鼓励性和倡导性措施,并非强制性要求,也不是全省一刀切,各地各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愿执行,具体调休方式也是各单位决定。从用人单位角度来说,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经营面临困难,利润减少,此时给予员工弹性休假,无疑将加重企业负担。

  业界人士认为,想要弹性休假模式有效落地,主要在于如何调动各方积极性。李长安认为,实施“2.5天小长假”,首先要解决好职工基本休假权益问题,同时要积极探索实行“2.5天小长假”的可行办法,需要企业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和强度,建立职工科学轮岗制度,在保证用人单位正常运行前提下,“弹性作息”安排才会具备执行基础。

  专家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尚未结束,境外输入压力很大,推行2.5天小长假不宜操之过急,需要更长时间在小范围内试点和探索。与此同时,以2.5天小长假的方式来提振消费,实际上对旅游行业等供给侧的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韩秉志

  • 发表评论
  • 分享
    • 开心网
    • 人人网
    • 豆瓣网
    • QQ空间
    • 白社会
    • 新浪微博
  • 转发至同乐坊
条评论 网友评论
一财速递
  • 多地鼓励居民外出增加消费 “2.5天小长假”可行吗?
  • 经济衰退风险上升 中国企业硬核重启到底有多拼?
  • 西藏民营企业成吸纳就业主角
  • 浙江乐清电力部门服务复工复产 大数据管理 “电管家”解忧
  • 财经观察:美国疫情现好转迹象刺激纽约股市大涨
  • 人气渐旺——沈阳部分消费场所见闻
  • “石油战”进入关键一周!市场紧盯这两场会议
  • 2020年清明假日中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减少六成多
  • 中老铁路玉溪至磨憨段开始铺轨
  • 免费礼包叠加消费升温 景区如何复工防疫两不误?

广告联系 | 报纸订阅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上海工商 | 举报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50348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沪备2014002 删稿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数字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