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 中国第一财经

    股民学校

  • 财经资讯

    金融资本

    宏观经济

    社会新闻

  • 股票速递

    IPO透视

    环球市场

    证券要闻

  • 视听天下

    一财速递

    解码财商

  • 理财通

    黄金

    期货

    个人金融

  • 视觉冲击

    良品 • 影会

    图片故事

     

正在直播:

  • 经济衰退风险上升 中国企业硬核重启到底有多拼?
  • 浙江乐清电力部门服务复工复产 大数据管理 “电管家”解忧
  • 珠江工程连闯安全红灯年内两遭罚 为珠江投资子公司
  • 财经观察:美国疫情现好转迹象刺激纽约股市大涨
  • 人气渐旺——沈阳部分消费场所见闻
  • “石油战”进入关键一周!市场紧盯这两场会议
  • 西部证券去年评级下调人均工资35万 屡踩坑拟募75亿
  • 2020年清明假日中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减少六成多

  • 一财通行证 - 立即注册
  • 已拥有账号 - 直接登录
  • [自选股][同乐坊]
  •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时事
    • 国际
  • 股票
    • 个股
    • 新股
    • 港股
    • 环球市场
    • 第一股评
    • 股民学校
  • 理财
    • 基金
    • 黄金
    • 期货
    • 外汇
    • 债券
    • 个人金融
  • 思想
    • 观点
    • 经济
    • 对话
  • 创业
    • 投融资
    • 大公司
  • 生活
    • 汽车
    • 美酒
  • 视觉
    • 图片故事
    • 一周精选
    • 良品 • 影会
  • 视听
    • 第一财经电视
    • 股民学校
    • 一财速递
  • 特别策划
    • 新闻热点
    • 一周精选
  • 专栏
    • 人文
    • 时事要闻
  • 更多
    • 社会
    • 黄金
    • 娱乐时尚
    • 天下趣闻
推荐:

互联网挑战

不改革是最大的风险

能源转型时代

双11狂欢益起来集爱心

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

盘点混乱的上市公司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视听  -  一财速递

经济衰退风险上升 中国企业硬核重启到底有多拼?

  疫情全球蔓延经济衰退风险上升,中国企业硬核“重启″,到底有多拼?

  ​​据中国之声报道,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加速蔓延,世界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全球供应链也面临较大挑战。部分跨国供应链中断,面临重构,一些产业正加速转移。

  我国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疫情之下,中国企业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发挥自身优势,挺立世界潮头,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

  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超97%

  8日武汉即将解封,这个英雄的城市正在加速复苏,而它的工业经济早已开始恢复运转,截至目前,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超97%。中国电子旗下冠捷显示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是飞利浦、AOC等品牌的显示器制造商,冠捷集团显示器产销量自2002年开始一直蝉联全球首位,市场占有率超35%;液晶电视自2005年以来,始终保持在全球前四名之列。

  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生产节奏。2月初,武汉冠捷仅有3万台显示器库存,来自欧洲、美洲、国内的订单积压了约80万台,如果公司一直处于暂停状态,最终将使部分终端用户需求受损,全球供应链中部分企业面临无业务可接,无工可开的状态,整个供应链的闭合链条有可能无法形成。武汉冠捷科技总经理刘志水告诉记者,3月27日,武汉冠捷的厂房内恢复了以往的繁忙景象,下游28家配套企业也同步按下了“重启”键:

  刘志水称,如果下游企业不复工复产,库存用完以后就无法连续性的生产,所以下游企业必须同步复工才有意义。作为配套供应商,武汉冠捷包含下游企业人员到位,防控制度的建立,防控物资的储备。到现在为止,28家供应商全部都已经正常供给武汉冠捷的产品需要的材料。

  下游产量保证供应,公司产量逐步恢复。刘志水预计,在4月15日之后,企业一线生产工人将全部到位,硬核重启的武汉冠捷将冲刺完成80万台积压订单:

  刘志水:“我们3月份只弥补只是正常产出了10万台。我们可以在4月份我们大概会做到70万台,然后5月份会做到75万台。然后6月份我们要看整个业务需求订单的变化,因为现在来讲我们国内的需求还是比较强劲。”

  同样在3月27日,一列装载近4000吨百米长定尺钢轨的火车从攀钢钒轨梁厂出发,这批钢轨将远渡重洋,到达“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雅万高铁项目施工现场。攀钢轨梁厂厂长杜健称,疫情期间也正值雅万高铁施工的关键阶段,攀钢作为唯一的钢轨供货商,保时保质保量的完成着产品的供应:“根据海外工程的进度安排,我们及时的保证它用轨,不让他因为这方面产生工程上的延期,我们会保证交货期。”

  振华重工是我国重型装备制造行业的知名企业,产品遍布全球103个国家。目前,公司236个项目全部复工,人员复工率已达到100%。节后至今已有荷兰、德国、印度等13个海外项目发运。振华重工副总裁山建国称,在特殊时期他们坚守海外,已经成功向瑞典用户交付了首批跨运车设备,实现中国跨运车出口海外零的突破:“原来全球尤其在欧洲,有很多的集装箱码头,他们欧洲的跨运车基本上都采用是欧美他们生产的一些设备。那么作为我们港机生产的制造商,跨运车这行业,我们起步比较晚,我们几乎从没有出口到海外,所以这是一次真正的零突破。”

  部分企业尝试远程验收、远程调试降低疫情影响

  在这次疫情中,远程医疗、远程会诊等技术大显身手,那您有听说过“远程验收”吗?济南二机床压力机及自动化公司总经理张军健向记者介绍,利用可穿戴的人工智能+AR增强现实设备,3月底,远在大洋彼岸的客户顺利验收了济南二机床出口的2500吨拉伸压力机,同时利用5G+工业互联网自主研发的网络平台,客户还能够看到设备的详细图纸和参数,从而保障了在全球产业链中有重要影响的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平稳生产。可以说,这次远程验收,不仅降低了验收成本,避免了疫情对项目整体进度影响,也为今后其他项目验收提供了参考,积累了经验:“现在来讲的话叫云验收,远在美国和墨西哥的用户,和我们现场共享第一视角发布,随时按照验收人员的指令操作,并对关键验收节点进行讲解,并达到亲临现场的同等的效果。通过我们JIER LINK平台,咱们的现场验收的人员按照用户那边的要求,你比如要求看看局部图像要求看看,就是说是全局的图像,我们这个地方都能给它进行高清的视频,供对方在计算机上就是查看存档全程记录验收过程。”

  全球疫情肆虐,为了保证生产,维护产业链的正常运转,我国企业的很多专家更是逆行来到最危险的地方到现场进行指导调试。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印度尼西亚投产的水泥生产线按照合约,3月18日要进行项目点火,副总裁沈军称:“我们克服了欧洲的专家从现场撤退,国际欧洲的恶性爆发以后,他们的人员很快的就先撤退了,公司在从海外从印度尼西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和缅甸派出了一部分的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调试,同时公司在国内组织了远程指挥调试。我们一般这样项目的正常调试要花三个月的时间,欧洲专家走了以后,反而会影响我们自己远程调控。但远程调试我们进行了23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个项目的调试。”

  我国作为全球供应链三大中心之一,将为受创的全球供应链提供支撑

  我国企业在保证全球产业链供应同时,自身也承受着很大经营压力。迪尚集团在疫情期间,连夜转产服装生产线,配置医用防护服生产设备,既及时满足国内需要,又对接国外市场,助力全球共同抗击疫情。迪尚集团副总经理孙崇涛表示,国内外zara、H&M等服装订单的近50%锐减,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企业响应国家号召转产防护服生产,但又遭遇包括熔喷布在内的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即便如此,为了保证全球供应链的正常运转,企业哪怕垫钱也要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如今防护服订单已达到200万件左右:“随着国外疫情的发展,(防护服)需求量就暴增了,国内的原材料,最上游的原材料和口罩是一样的,都属于熔喷布系列的。那么这个都现在短缺了以后,我们还是靠着常年合作的供应链,来保证包括价格上的平抑,然后资金上的支持,使让供应链对我们来更忠诚更稳定一些。”

  在日前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特别指出,“要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国将加大力度向国际市场供应原料药、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资等产品”。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室主任东艳表示,我国作为全球供应链三大中心之一,在制造业以及诸多产业中的稳定发展,这些基础将为受创的全球供应链提供支撑:“中国企业供应链整合能力比较强,像高铁、互联网、金融、医疗设备等等这些企业,很快的进行复工复产,为全球正在处疫区的这些国家,提供了比较稳定的支撑。由于我们整个基础是比较好的,供应链的位置在全球中比较重要,整个产业的链接能力也比较强,所以就很快可以进行恢复,那么也对现在目前特疫情中其他的世界经济体,他们急需的一些生产的供应链的稳定提供了支撑。”

  同时,我国积极有效的疫情防控政策与经济政策,一定程度上消减了疫情给各企业的影响。在全面恢复复工复产的进程中,我国也逐渐成为了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东艳说,此次疫情过后,我国将在稳定全球生产链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现在全球供应链其实是处于一个新的整合阶段,进入了供应链4.0的阶段,那么中国企业应该进一步逐渐的在供应链中、上下游中发挥更加核心的位置,将消费者还有服务、流通以及生产者之间产生更强烈,形成更稳定的整合,实现在全球战略中的面对风险时有更好的防控能力。”

  记者 张棉棉、郭鹏​​​​

  • 发表评论
  • 分享
    • 开心网
    • 人人网
    • 豆瓣网
    • QQ空间
    • 白社会
    • 新浪微博
  • 转发至同乐坊
条评论 网友评论
一财速递
  • 经济衰退风险上升 中国企业硬核重启到底有多拼?
  • 浙江乐清电力部门服务复工复产 大数据管理 “电管家”解忧
  • 财经观察:美国疫情现好转迹象刺激纽约股市大涨
  • 人气渐旺——沈阳部分消费场所见闻
  • “石油战”进入关键一周!市场紧盯这两场会议
  • 2020年清明假日中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减少六成多
  • 中老铁路玉溪至磨憨段开始铺轨
  • 免费礼包叠加消费升温 景区如何复工防疫两不误?
  • 川藏铁路拉林段全线隧道贯通
  • 两市高位盘整沪指涨1.74% 题材股全线活跃

广告联系 | 报纸订阅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上海工商 | 举报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50348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沪备2014002 删稿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数字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