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 中国第一财经

    股民学校

  • 财经资讯

    金融资本

    宏观经济

    社会新闻

  • 股票速递

    IPO透视

    环球市场

    证券要闻

  • 视听天下

    一财速递

    解码财商

  • 理财通

    黄金

    期货

    个人金融

  • 视觉冲击

    良品 • 影会

    图片故事

     

正在直播:

  • 湖北宜昌:“签约+开工”助力经济复苏
  • 河北巨鹿为贫困户配上智能“神”器 健康需求一呼即达
  • 福建加快建设闽台兰花产业园
  • 袁隆平院士与“兴安盟大米”的脱贫样本
  • 黑龙江加快生猪产能恢复 存栏稳定在1200万头
  • 前两个月中国对外投资额同比降1% 对“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大增
  • 近500家影院重启,线下观影模式如何求变?
  • 贵州:六部门合力加强财会监督

  • 一财通行证 - 立即注册
  • 已拥有账号 - 直接登录
  • [自选股][同乐坊]
  •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时事
    • 国际
  • 股票
    • 个股
    • 新股
    • 港股
    • 环球市场
    • 第一股评
    • 股民学校
  • 理财
    • 基金
    • 黄金
    • 期货
    • 外汇
    • 债券
    • 个人金融
  • 思想
    • 观点
    • 经济
    • 对话
  • 创业
    • 投融资
    • 大公司
  • 生活
    • 汽车
    • 美酒
  • 视觉
    • 图片故事
    • 一周精选
    • 良品 • 影会
  • 视听
    • 第一财经电视
    • 股民学校
    • 一财速递
  • 特别策划
    • 新闻热点
    • 一周精选
  • 专栏
    • 人文
    • 时事要闻
  • 更多
    • 社会
    • 黄金
    • 娱乐时尚
    • 天下趣闻
推荐:

互联网挑战

不改革是最大的风险

能源转型时代

双11狂欢益起来集爱心

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

盘点混乱的上市公司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视听  -  一财速递

袁隆平院士与“兴安盟大米”的脱贫样本

  兴安盟3月26日电 题:袁隆平院士与“兴安盟大米”的脱贫样本

  记者 李爱平

  “村民们搞一天直播,能销售出500多斤兴安盟大米,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26日,鲁永泽激动地说道。

  鲁永泽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好力保镇的党委副书记,而帮助当地民众走上脱贫路的正是他们的法宝--兴安盟大米,“这一切要感谢袁隆平院士。”他特别对记者强调。

  鲁永泽介绍,当地农民种植大米每亩能多收入600元(人民币,下同)左右,老百姓们开上了小轿车,住进了新砖房。

  2018年10月16日,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在这里揭牌。而后,“兴安盟大米”逐渐体现出了品牌优势。

  “我们的平价产品通过电商平台、传统渠道和快手等直播平台进行销售,而我们的高端产品则采用私人和企业定制方式,消费者可以提前预定一年的大米,我们按需每个月配送新鲜脱壳的大米,保证消费者能够天天吃到新鲜的兴安盟好大米。”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相关负责人王世刚表示。

  “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了兴安盟举办的大米品尝会,第一感觉是和南方大米有着云泥之别,也暗暗感叹,这么好的大米竟然‘养在闺中无人知’。”王世刚回忆说。

  “当地领导告诉我,兴安盟气候条件极佳,但是农业科技水平欠发达,缺少本地水稻品种和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虽然这几年品牌意识逐步加强,无奈底子太薄。”王世刚告诉记者。

  此后,王世刚决定帮助兴安盟把大米产业做大做强,并积极促使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落户兴安盟。

  王世刚表示:“袁隆平在兴安盟建院士工作站这个消息,网上点击量突破6亿,从而使兴安盟大米的品牌、知名度、价格都有很大提升。”

  兴安盟官方资料显示,位于北纬46度的兴安盟,是世界寒地水稻黄金种植区,在过去,当地常规水稻种植品种达30多个,主要是从黑龙江、吉林等省引进,缺少自育品种,在耐盐碱水稻的研究方面几乎空白,而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

  袁隆平曾在三亚“袁梦计划”现场表示,在盐碱地上种水稻,是他的第3个梦想,这一技术既可改良盐碱地和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又可为沙漠地区的贫困人口解决口粮问题,并实现种植户收入翻番。

  据官方提供资料显示,袁隆平院士的耐盐碱地水稻技术,目前已在内蒙古、山东和新疆小范围试种。2019年9月,兴安盟1000亩盐碱地水稻基地完成试种测产,平均亩产达508.8公斤。此前,该基地属于寸草难生之地。如今,这里不仅长出了水稻,试种结果还大大超过了袁隆平提出的盐碱地亩产300公斤以上的目标。

  专家称,内蒙古兴安盟耐盐碱地水稻种植,每亩地改良成本约1万元,且10年内不需再进行土壤改良投入,已具备进行大规模推广的可行性。

  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盖志毅认为,在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的推动下,当地已经找到脱贫攻坚的“金钥匙”,而这一切必须要感谢袁隆平本人的助力。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科技扶贫”在内蒙古的成功实践。(完)

  • 发表评论
  • 分享
    • 开心网
    • 人人网
    • 豆瓣网
    • QQ空间
    • 白社会
    • 新浪微博
  • 转发至同乐坊
条评论 网友评论
一财速递
  • 湖北宜昌:“签约+开工”助力经济复苏
  • 河北巨鹿为贫困户配上智能“神”器 健康需求一呼即达
  • 福建加快建设闽台兰花产业园
  • 袁隆平院士与“兴安盟大米”的脱贫样本
  • 黑龙江加快生猪产能恢复 存栏稳定在1200万头
  • 前两个月中国对外投资额同比降1% 对“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大增
  • 近500家影院重启,线下观影模式如何求变?
  • 贵州:六部门合力加强财会监督
  • 湖南:强化涉企政策和突发事件信息公开
  • 一季度全球IPO延续良好势头 A股“夺冠”

广告联系 | 报纸订阅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上海工商 | 举报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50348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沪备2014002 删稿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数字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