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 中国第一财经

    股民学校

  • 财经资讯

    金融资本

    宏观经济

    社会新闻

  • 股票速递

    IPO透视

    环球市场

    证券要闻

  • 视听天下

    一财速递

    解码财商

  • 理财通

    黄金

    期货

    个人金融

  • 视觉冲击

    良品 • 影会

    图片故事

     

正在直播:

  • 湖南精准施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下沉式服务解难题
  • 缺口罩、缺人手,复工难?老板们别愁,政策大礼包来了
  • “复工专列”为经济复苏按下快进键
  • 专家:产业升级孕育更大潜力 经济向好基本面不变
  • 西藏农行创新金融服务加大对药商信贷支持
  • 宁夏籍务工人员乘坐免费包机抵达福州
  • 海南规范“只征不转”“不征不转”“只转不征”用地制度
  • A股午间收跌:沪指跌破2900点

  • 一财通行证 - 立即注册
  • 已拥有账号 - 直接登录
  • [自选股][同乐坊]
  •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时事
    • 国际
  • 股票
    • 个股
    • 新股
    • 港股
    • 环球市场
    • 第一股评
    • 股民学校
  • 理财
    • 基金
    • 黄金
    • 期货
    • 外汇
    • 债券
    • 个人金融
  • 思想
    • 观点
    • 经济
    • 对话
  • 创业
    • 投融资
    • 大公司
  • 生活
    • 汽车
    • 美酒
  • 视觉
    • 图片故事
    • 一周精选
    • 良品 • 影会
  • 视听
    • 第一财经电视
    • 股民学校
    • 一财速递
  • 特别策划
    • 新闻热点
    • 一周精选
  • 专栏
    • 人文
    • 时事要闻
  • 更多
    • 社会
    • 黄金
    • 娱乐时尚
    • 天下趣闻
推荐:

互联网挑战

不改革是最大的风险

能源转型时代

双11狂欢益起来集爱心

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

盘点混乱的上市公司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视听  -  一财速递

专家:产业升级孕育更大潜力 经济向好基本面不变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交通运输、文化旅游、酒店餐饮和影视娱乐等人群聚集的线下服务消费受到较大冲击,但与此同时,网上购物、网上订餐、网上娱乐等数字经济新业态的表现十分活跃。专家指出,我们既要正视疫情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也要看到冲击只是短期的,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没有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服务业“稳定器”作用稳固。2012年以来,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且持续提升,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201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9%,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9.4%,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3.9%。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9886元,增长12.6%。一旦疫情缓解,线下服务消费将出现补偿性反弹。

  我国完善的工业体系、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配套能力,大大增加了应对突发风险冲击的韧性和回旋余地。目前,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19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有望连续10年稳居世界首位。疫情期间,为缓解口罩等防疫物资供应紧张的局面,不少汽车、石化、服装纺织等行业企业纷纷及时转产口罩、防护服等,这正是我国经济强大韧性的体现。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正面临深刻调整,工业发展加速向中高端迈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加速融合,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柔性化定制、共享生产平台、供应链管理等新模式方兴未艾,助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019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7%和8.8%,占比分别达32.5%和14.4%;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7.3%。

  “面对疫情挑战,制造业要保持技术创新能力,将疫情危机转变为升级发展的契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程大为表示,目前,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企业已经开始改变生产、运营模式,远程培训、远程办公等正成为新模式,这些新模式都符合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潮流。

  从产业要素看,我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有最大规模的科技和专业技能人才队伍,这是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的巨大潜力所在。近年来,油气、电力、铁路等领域要素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也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更有力的要素支撑。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看来,此次疫情会带来一些意义深远的调整。疫情加速了各行各业触网上网进程,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加深,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融合加速,加快产城融合和智能化改造。疫情还催生了一些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如无人机配送、远程医疗、手机游戏、生鲜电商、在线教育、在线办公等将会蓬勃发展。此外,无论是从员工健康安全考虑还是从产业链安全管理需要,各行各业都会加大安全防护管理投资,更加人性化进行流程设计,更加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

  “疫情的短暂冲击对很多产业来说只是按下了暂停键,但也激发企业加快产业升级的决心,只有向创新要效益,趁机练好内功,才能扛得住外部风险的挑战,在今后发展中走得更远。”刘向东说。

  更重要的是,面对疫情我们不是被动应对,而是积极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部门各地区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做好“六稳”工作,支持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出台了财税、金融、社保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纾解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困难。

  “疫情对经济影响的大小,取决于疫情防控的进展和成效。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影响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也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记者 熊 丽)

  • 发表评论
  • 分享
    • 开心网
    • 人人网
    • 豆瓣网
    • QQ空间
    • 白社会
    • 新浪微博
  • 转发至同乐坊
条评论 网友评论
一财速递
  • 湖南精准施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下沉式服务解难题
  • 缺口罩、缺人手,复工难?老板们别愁,政策大礼包来了
  • “复工专列”为经济复苏按下快进键
  • 专家:产业升级孕育更大潜力 经济向好基本面不变
  • 西藏农行创新金融服务加大对药商信贷支持
  • 宁夏籍务工人员乘坐免费包机抵达福州
  • 海南规范“只征不转”“不征不转”“只转不征”用地制度
  • A股午间收跌:沪指跌破2900点
  • 海报 | 分级分区复工复产 这些疑问有权威回应
  • “五新步伐”跑出山西农谷建设“加速度”

广告联系 | 报纸订阅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上海工商 | 举报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50348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沪备2014002 删稿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数字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