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 中国第一财经

    股民学校

  • 财经资讯

    金融资本

    宏观经济

    社会新闻

  • 股票速递

    IPO透视

    环球市场

    证券要闻

  • 视听天下

    一财速递

    解码财商

  • 理财通

    黄金

    期货

    个人金融

  • 视觉冲击

    良品 • 影会

    图片故事

     

正在直播:

  • 政策解读:“七个着力”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 湖南宁乡倾力打好“服务牌” 产业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 山东省属企业前11个月主要指标大幅“飘红”
  • 青海东部山区易地搬迁见闻:从“啥也没有”到“啥也不缺”
  • 陕西精准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
  • 山东农发行为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力
  • 证券法修订草案迎来四审 有哪些新变化?
  • 中国民营航空首次进入“百架机队规模时代”

  • 一财通行证 - 立即注册
  • 已拥有账号 - 直接登录
  • [自选股][同乐坊]
  •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时事
    • 国际
  • 股票
    • 个股
    • 新股
    • 港股
    • 环球市场
    • 第一股评
    • 股民学校
  • 理财
    • 基金
    • 黄金
    • 期货
    • 外汇
    • 债券
    • 个人金融
  • 思想
    • 观点
    • 经济
    • 对话
  • 创业
    • 投融资
    • 大公司
  • 生活
    • 汽车
    • 美酒
  • 视觉
    • 图片故事
    • 一周精选
    • 良品 • 影会
  • 视听
    • 第一财经电视
    • 股民学校
    • 一财速递
  • 特别策划
    • 新闻热点
    • 一周精选
  • 专栏
    • 人文
    • 时事要闻
  • 更多
    • 社会
    • 黄金
    • 娱乐时尚
    • 天下趣闻
推荐:

互联网挑战

不改革是最大的风险

能源转型时代

双11狂欢益起来集爱心

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

盘点混乱的上市公司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视听  -  一财速递

青海东部山区易地搬迁见闻:从“啥也没有”到“啥也不缺”

  西宁12月23日电 题:青海东部山区易地搬迁见闻:从“啥也没有”到“啥也不缺”

  作者 乐宣 张玉英 张添福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在干旱、贫瘠的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南、北两山,几辈人都曾感叹,“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如今,通过易地搬迁,当地民众开辟一片新天地。

  搬迁新村:从“啥也没有”到“啥也不缺”

  日前,乐都区芦花乡寺院村村民,告别祖祖辈辈生活的大山,易地搬迁到乐都城区附近的七里店新型社区安置点。

  寺院村85岁的赵玉兰,住进新居,看着眼前这一切,偶尔还会恍惚,“和做梦一样。”

  “以前住的是土木房,交通不便。现在我们住上了楼房,道路、广场都干干净净,娃娃们上学也方便了。”说起搬新家后的变化,寺院村村民钟生来感触颇深。

  “条件和过去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以前啥也没有,现在啥也不缺。”10多年前,樊立娟嫁到寺院村,在她看来,最难的是教育和看病。孩子上学,要往返十几里山路接送,孩子夜里生病,她记不清急哭了多少次。

图为青海乐都一处易地搬迁安置点。(资料图) 鲁丹阳 摄
图为青海乐都一处易地搬迁安置点。(资料图) 鲁丹阳 摄

  新村生活:“日子有了奔头”

  三年前,张存孝老汉从乐都区北山的达拉乡达拉滩搬迁至该区白草台新村。

  “以前在老家,交通出行不方便,孩子的学校也比较远,”张存孝说,“现在住在这样宽敞明亮的房子里,不仅敞亮,还舒心。”

  更让张存孝一家感到满意得是,家里小孩就在附近幼儿园上学,每天有校车按时接送,“这就省去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手续,家里主要劳动力都可以外出务工,来增加收入。”

  在白草台新村,王顺贵一家经营着一间便民超市,铺面虽小,但日常百货却一应俱全,既方便了新村居民,又增加了自家收入,“以前家住山区,无处务工,有劲没地方使。多亏政府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日子有了奔头,生活有了目标。”

图为青海乐都一处易地搬迁安置点内整洁干净的院落。(资料图) 鲁丹阳 摄
图为青海乐都一处易地搬迁安置点内整洁干净的院落。(资料图) 鲁丹阳 摄

  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

  每迎来一批乔迁新居的易地搬迁户,七里店新型社区党支部的工作人员都会入户来一次新生活“入门教育”,既教会民众如何使用液化气、电磁炉,怎样防火、防电等生活常识,也要挨家挨户鼓劲加油,解开大家心中的“疙瘩”,使其更快适应新环境。

  寺院村村民程永峡说,搬迁后,对口的海东市水务局的工作人员,多次来宣讲,引导大家确定易地搬迁的后续产业规划,鼓励大家拓宽思路,确保易地搬迁后生活条件稳步改善。现在,海东市水务局落实光伏发展产业户29户,并已投入运行。

  日前,乐都区妇联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在该区蒲台乡易地扶贫搬迁点羊起台新村等地,举办了20天的妇女农家乐技能培训班。培训内容以法律常识、职业道德、食品安全知识、消防常识、农家乐管理、农家乐烹饪技能为主,来增强贫困妇女的创业就业技能和脱贫致富本领。

  乐都区妇联相关负责人说,希望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完)

  • 发表评论
  • 分享
    • 开心网
    • 人人网
    • 豆瓣网
    • QQ空间
    • 白社会
    • 新浪微博
  • 转发至同乐坊
条评论 网友评论
一财速递
  • 政策解读:“七个着力”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 湖南宁乡倾力打好“服务牌” 产业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 山东省属企业前11个月主要指标大幅“飘红”
  • 青海东部山区易地搬迁见闻:从“啥也没有”到“啥也不缺”
  • 陕西精准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
  • 山东农发行为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力
  • 证券法修订草案迎来四审 有哪些新变化?
  • 中国民营航空首次进入“百架机队规模时代”
  • 2020年中国“三农”工作有哪些看点?
  • 阿里发布国内首个公益时标准 将展开“时间银行”试点

广告联系 | 报纸订阅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上海工商 | 举报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50348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沪备2014002 删稿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数字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