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 中国第一财经

    股民学校

  • 财经资讯

    金融资本

    宏观经济

    社会新闻

  • 股票速递

    IPO透视

    环球市场

    证券要闻

  • 视听天下

    一财速递

    解码财商

  • 理财通

    黄金

    期货

    个人金融

  • 视觉冲击

    良品 • 影会

    图片故事

     

正在直播:

  • 广东: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 监管部门重申严打炒币行为:区块链不等于虚拟货币
  • 千亿元项目签约——武汉抢占商业航天风口
  • 央行:防范大股东把金融机构变成提款机
  • 首日市值超4万亿港元居港股第一!阿里巴巴回归港股意味着什么?
  • 我国新型显示产业技术迭代催生行业新风口
  • 退市在即 “疫苗案”上市公司长生生物股票27日摘牌
  • “高颜质”工作室为企业注入高效能

  • 一财通行证 - 立即注册
  • 已拥有账号 - 直接登录
  • [自选股][同乐坊]
  •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时事
    • 国际
  • 股票
    • 个股
    • 新股
    • 港股
    • 环球市场
    • 第一股评
    • 股民学校
  • 理财
    • 基金
    • 黄金
    • 期货
    • 外汇
    • 债券
    • 个人金融
  • 思想
    • 观点
    • 经济
    • 对话
  • 创业
    • 投融资
    • 大公司
  • 生活
    • 汽车
    • 美酒
  • 视觉
    • 图片故事
    • 一周精选
    • 良品 • 影会
  • 视听
    • 第一财经电视
    • 股民学校
    • 一财速递
  • 特别策划
    • 新闻热点
    • 一周精选
  • 专栏
    • 人文
    • 时事要闻
  • 更多
    • 社会
    • 黄金
    • 娱乐时尚
    • 天下趣闻
推荐:

互联网挑战

不改革是最大的风险

能源转型时代

双11狂欢益起来集爱心

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

盘点混乱的上市公司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视听  -  一财速递

越来越多的人才、资金等汇聚 农村创业创新焕发勃勃生机

  越来越多的人才、资金、产业、技术汇聚
  农村创业创新焕发勃勃生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吉蕾蕾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新农人联合会的村民在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上,直播销售当地特产。本报记者 吉蕾蕾摄

  农村创新创业环境持续改善,吸引了返乡农民工等各类人员返乡入乡创业,其中多数人具有开阔视野、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跨界配置。这些创业创新项目乡土特色鲜明,培育了众多知名区域品牌,走出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一边帮老乡卖苹果一边教老乡卖苹果的田家四姐妹,不断更新草莓栽培技术的马廷东,建成“定制体验农场”的李华靓……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农村创业创新环境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人才、资金、产业、技术汇聚乡村,广袤农村正在掀起新的创业创新热潮。

  如今,在各要素的大力推动下,农村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新模式成效明显

  在日前举办的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上,一间名为“田家四姐妹直播间”的玻璃房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玻璃房内,来自山东省蓬莱市大辛店镇田家村的田春影正用手机直播销售苹果。

  “最初只是想帮老乡卖苹果,根本没想到反响会这么好。”田春影告诉经济日报记者,2013年她从上海返乡探亲,发现村里的苹果滞销,乡亲们一筹莫展。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田春影开始利用网络帮助周边的朋友推销苹果,越来越多的订单让她有了创业的念头。2015年,在田春影的号召下,在外打工的三个妹妹决定跟着大姐一起回乡卖苹果,并成立了“田家四姐妹”电子商务公司。

  四姐妹创业第一年就帮田家村销售出38万斤苹果,销售额达190多万元。如今,四姐妹从帮助果农做产品推广销售,逐渐拓展到教果农自己给自己代言。2018年,四姐妹助农销售苹果300万斤,加上冬枣和其它农产品销售额达4200万元。

  返乡创业者带来的不仅有新模式,还有新思维。这一点在科技人员下乡创业代表张申伟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2013年,张申伟离开工作了20多年的江苏省农药研究所,带着“生产出受消费者信赖的品牌大米”这一愿景,筹资1000万元返乡创业,创办了江苏艾津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他把人才放在首位,艾津新农人有18名硕士,团队“80后”“90后”占比高达95%,大多来自知名农业院校。张申伟说,团队的梦想是用专业的态度、先进的技术,让种田不再难,卖粮不再愁,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可以说,广袤农村已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850万人,在乡创业创新人员达3100万人。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农村创业创新有力促进了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引领带动农村建立健全现代生产经营方式、新商业模式和通达营销网络,为农业农村发展增添了新动能新活力。

  新技术日新月异

  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强有力的支撑,对水产养殖业来说,更是如此。

  “过去靠经验,现在靠科技。”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三保村的养殖大户魏珍保介绍说,他养螃蟹已近20年,过去必须住在蟹塘边上时刻监测水情变化,稍有异常就要排水和换水,给水里增氧,根本没有整觉睡。2017年,魏珍保用上了物联网技术后,再也不用半夜爬起来去看蟹塘,用手机就能全程监控,设定好数值后一旦触发警报,增氧装置会自动开启,提心吊胆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在辽宁省丹东市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廷东看来,新技术的应用也为广大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我们采用的‘冷藏促早’栽培技术,通过人为打造小环境,控制光照、温度,提前花芽的分化。”马廷东介绍说,合作社很早就与中国草莓协会、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科院、辽宁省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也基于此,合作社的基地里随时都在更新栽培技术。

  记者了解到,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的草莓从每年的11月供应到次年7月,上市周期长达9个月,再加上合理调配市场供应,使得合作社的400多名社员收益得到充分放大。“草莓提早上市能让农户收益至少翻一番,到次年4月,随着南方草莓基地出果逐渐减少,我们的二茬果又开始上市,南方市场基本就由我们主导,而且利润是北方的2倍。”马廷东说。

  “这一轮返乡入乡创业创新的项目,多是依托当地优势特色资源,发掘农业农村功能价值,开发小专精新特产品,发挥每个乡村资源禀赋、人文环境、工艺技巧,以特色打开市场,培育产业,带动效应明显。”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司长曾衍德介绍,返乡入乡人员创办的项目小农户参与度高、受益面广,增加了跨界增收和获利渠道,让农民卖农(产品)金、挣薪金、收租金、分红金、得财金,共同享受乡村产业发展的果实。

  据监测,返乡入乡创业创新项目80%的投资在200万元以内;经营场所87%设置在县城以下,70%具有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效果,40%带动农户脱贫,30%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改善。

  创业迈上新台阶

  “返乡创业这10年,我探索了一条新路子,让创业站得稳、立得住、干得长。”返乡创业代表、吉林长春晟华农业科技发展集团董事长李华靓介绍,他创办了晟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了“定制体验农场”,还实施“万亩生态水稻定制体验农场”项目,走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经营之路,形成了“村支部+合作社+企业+市场”的村企联动管理模式,每垧土地提高农民收入5000多元,而这一切都源于持续改善的创业创新环境。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部署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求,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建立完善农村创业创新工作推进协调机制,实现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

  曾衍德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农村创业创新为抓手,促进返乡创业就业,推动创业创新再上新台阶。一方面,要培育主体促进就业创业。以农村创业创新“百县千乡万名带头人”培育等培训项目和农村创业创新大赛、农村创业创新成果展览展示等为载体,培育一批农村创业创新人才、农村创业创新导师。另一方面,要打造载体促进就业创业。动态跟踪1096个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运营情况,加快建设一批区域特色明显、基础设施完备、政策措施配套、科技创新条件完善、服务能力较强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

  此外,要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就业创业。支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优势产业,鼓励发展特色农业、传统民俗民族工艺、乡村特色制造等乡村特色产业。积极推广农业内部融合、产业延伸融合、功能拓展融合等多种融合模式,坚持不懈推动农村创业创新向更高水平提升。


  • 发表评论
  • 分享
    • 开心网
    • 人人网
    • 豆瓣网
    • QQ空间
    • 白社会
    • 新浪微博
  • 转发至同乐坊
条评论 网友评论
一财速递
  • 广东: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 监管部门重申严打炒币行为:区块链不等于虚拟货币
  • 千亿元项目签约——武汉抢占商业航天风口
  • 央行:防范大股东把金融机构变成提款机
  • 首日市值超4万亿港元居港股第一!阿里巴巴回归港股意味着什么?
  • 我国新型显示产业技术迭代催生行业新风口
  • 退市在即 “疫苗案”上市公司长生生物股票27日摘牌
  • “高颜质”工作室为企业注入高效能
  • 越来越多的人才、资金等汇聚 农村创业创新焕发勃勃生机
  • 央行重磅金融报告:个人房贷增速连续两年回落

广告联系 | 报纸订阅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上海工商 | 举报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50348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沪备2014002 删稿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数字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