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 中国第一财经

    股民学校

  • 财经资讯

    金融资本

    宏观经济

    社会新闻

  • 股票速递

    IPO透视

    环球市场

    证券要闻

  • 视听天下

    一财速递

    解码财商

  • 理财通

    黄金

    期货

    个人金融

  • 视觉冲击

    良品 • 影会

    图片故事

     

正在直播:

  • 宣传保险要合理合法合规
  • 德龙密语:如何布局A股“黄金十年”?
  • 全新一代高尔夫下半年发布
  • “共享护士”转型,一年增了60人
  • 中国餐饮外卖市场依旧火爆
  • 斗鱼回应“北京公司人去屋空”
  • 券商的研报又开始作妖了?
  • 大盘可能会继续震荡调整

  • 一财通行证 - 立即注册
  • 已拥有账号 - 直接登录
  • [自选股][同乐坊]
  •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时事
    • 国际
  • 股票
    • 个股
    • 新股
    • 港股
    • 环球市场
    • 第一股评
    • 股民学校
  • 理财
    • 基金
    • 黄金
    • 期货
    • 外汇
    • 债券
    • 个人金融
  • 思想
    • 观点
    • 经济
    • 对话
  • 创业
    • 投融资
    • 大公司
  • 生活
    • 汽车
    • 美酒
  • 视觉
    • 图片故事
    • 一周精选
    • 良品 • 影会
  • 视听
    • 第一财经电视
    • 股民学校
    • 一财速递
  • 特别策划
    • 新闻热点
    • 一周精选
  • 专栏
    • 人文
    • 时事要闻
  • 更多
    • 社会
    • 黄金
    • 娱乐时尚
    • 天下趣闻
推荐:

互联网挑战

不改革是最大的风险

能源转型时代

双11狂欢益起来集爱心

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

盘点混乱的上市公司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视听  -  一财速递

宣传保险要合理合法合规

宣传保险要合理合法合规

 

        自春节假期以来,险企及保险营销员在通过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借势推销保险的热情一直并未降低。据介绍,在春节假期,多家险企通过官微等渠道推销保险,而保险营销员也纷纷在朋友圈转发自家产品信息。

  一家省级分行银保部负责人介绍,2月11日节后上班第一天,该分行当日新增保费接近150万元。自春节假期以来,该分行新增保费数千万元。春节期间由于消费者闲散资金较多,是险企保险营销的重点时段之一。

 

  引人注意的是,随着春节期间各险企加码保险推销,一些险企及保险营销员也出现朋友圈误导销售行为。据了解,上月已有3家寿险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因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自媒体平台误导销售被处罚。

  保险微信朋友圈销售渐成时尚

  节假日营销是险企重点营销手段之一,而且多数保险营销员采用自媒体平台推销保险,而春节营销历来被险企所重视。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各险企纷纷在官微等平台推动保险销售,推动手法为:借微视频推销公司产品,或借图文链接推销保险产品。

  从险企春节保费收入来看,险企银保渠道春节期间推动保费增长的热情很高。值得关注的是,近两年来,各险企通过朋友圈营销推动保费增长渐成时尚。尤其是今年春节期间,不少险企及营销员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各类保险产品信息。

  但是,朋友圈等自媒体平台为险企提供便利的同时,个别险企及营销员的朋友圈也出现了误导消费者的信息。上月就有3家寿险公司因朋友圈销售误导被罚。

  1月28日,四川银保监局公布的处罚函显示,某上市险企的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吕某、鲁某某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含误导内容的自媒体文章。因此,四川银保监局对该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处罚3万元。

  同样,山西银保监局发现,某中型寿险公司山西分公司银保客户经理段俊通过两个微信交流群向银行工作人员、朋友、客户等人发布夸大保险产品收益的信息。山西银保监局对该公司及相关负责人处罚7万元。

  山西银保监局1月28日公布的处罚函还显示,经查,某银行系险企山西分公司银保部制作并使用了含有夸大产品收益、利用停售进行虚假宣传内容的课件,使用对象为参加沙龙讲座的特定人群,时任该公司银保部副经理游某某利用微信朋友圈向不特定人群发送夸大保险产品功能的信息。

  误导销售三大习惯用法需注意

  虽然节后已上班近两周,但险企“春节营销”并未停止,如果你在朋友圈等渠道看到保险推销信息,到底该如何鉴别真伪?

  据介绍,为防止消费者被自媒体误导,1月8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防范利用自媒体平台误导宣传的风险提示》(下称《风险提示》)并表示,此前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防范部分营销人员在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平台发布虚假营销信息的风险提示,近期此类情况仍时有发生。

  因此,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消费者提高风险意识,谨防误导宣传。为避免消费者被朋友圈等自媒体平台“套路”,《风险提示》曝光了误导销售的三大惯用误导手法。

  一是饥饿营销类:宣传保险产品即将停售或限时销售,如使用“秒杀”“全国疯抢”“限时限量”等用语。

  二是夸大收益类:混淆保险产品和其他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如发布“保本保息”“保本高收益”“复利滚存”等。

  三是曲解条款类:故意曲解政策或产品条款,如宣称“过往病史不用申报”“得了病也能买”“什么都能保”等。

  《风险提示》显示,“虚假信息请勿轻信及传播,如有疑问可咨询。当前自媒体平台门槛低、发布主体多、缺乏内容审核,消费者在接收此类非官方渠道发布的销售信息时,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冲动消费。若遇前文所述的类似情况,请勿轻信,更不要转发。如有疑问,可向相关保险机构咨询或向监管部门反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向银保监会投诉的全国统一电话为12378”。

  • 发表评论
  • 分享
    • 开心网
    • 人人网
    • 豆瓣网
    • QQ空间
    • 白社会
    • 新浪微博
  • 转发至同乐坊
条评论 网友评论
一财速递
  • 宣传保险要合理合法合规
  • 券商的研报又开始作妖了?
  • 威海军转热点:网络视听节目
  • 日本央行买股票的前世今生
  • 打好组合拳应对外部经济风险
  • 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化细节
  • 龙头争霸 科技股行情不断扩散
  • 威海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
  • 温州楼市速递 房价微涨
  • 创业板触底反弹或启动

广告联系 | 报纸订阅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上海工商 | 举报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50348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沪备2014002 删稿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数字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