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经济、政策周期错位
中国基金报记者:近期外围市场大跌,但A股走出独立行情,您怎么看?背后有哪些驱动因素?这轮反弹行情持续性如何?
方磊:从近日市场来看,国内股市逐渐开始对海外因素脱敏,背后核心因素在于中外经济基本面和政策面的背离。一方面,在经历局部疫情的阵痛后,国内经济已经出现边际好转;另一方面,政策暖风频吹,也进一步扭转了市场关于经济的悲观预期。在海外加速收紧流动性的环境下,国内货币政策保持相对宽松,叠加A股先于外围市场调整,当前A股估值端的压力也明显小于外围市场。此外,最近几个交易日股市成交量连续突破万亿,市场情绪整体较为积极,也对A股保持韧性具有较强作用。
5月以来,随着全国范围内积极推动复产复工,市场情绪明显好转,指数也开始了积极反弹。目前看股市反弹更多的是反应了估值修复,后续随着经济的逐步走暖,企业盈利或将接棒估值,支撑股市继续上行。
巩怀志:5月以来A股走出独立行情,源于中国经济、政策周期与欧美错位。中国经济从2021年下半年进入经济下行周期,A股先于全球市场开始调整。3月俄乌冲突爆发,导致通胀加剧。4月疫情在全国多地散发,平添了经济的压力,投资者信心大幅下降,A股市场估值也降至历史低点。4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稳增长”,5月份,国务院多部门密集出台各项稳经济政策,“政策底”确认。此后,上海复工复产等利好接踵而至,A股市场投资者情绪回暖,在充裕流动性加持下,共同驱动了市场快速反弹。
4月底市场回升,高景气的光伏、新能源车及相关设备等领涨市场,已经有较大涨幅。近日滞涨的金融地产、家电等行业也出现补涨。短期看,本轮上涨从持续时间和主要指数涨幅来看,仍有一定空间。但中长期,决定市场走势的仍然是经济基本面,经济回升仍需时间验证。在此期间,市场可能会出现震荡和调整,等待更确定的经济复苏信号。
齐靠民:近一段时间以来,面对美股市场的大幅调整,A股市场却走出一段独立的上涨行情,我们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当前中美两国的经济周期和股市的估值水平不同。2022年,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更加严峻复杂、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我国的投资时钟进入了衰退期。根据美林时钟的大类资产轮动规律,随着政府刺激政策的加码,股市在衰退期的后期通常将逐渐企稳。当前A股市场已经历了前期的大幅调整,且估值也已处在多年来历史相对较低的水平,因此,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A股市场将有望在当前底部区域延续温和的反弹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