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 中国第一财经

    股民学校

  • 财经资讯

    金融资本

    宏观经济

    社会新闻

  • 股票速递

    IPO透视

    环球市场

    证券要闻

  • 视听天下

    一财速递

    解码财商

  • 理财通

    黄金

    期货

    个人金融

  • 视觉冲击

    良品 • 影会

    图片故事

     

正在直播:

  • 一季度金融数据积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向好趋势不变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0300 上调54个基点
  • 合力泰实控人文开福遭证监会处罚 信披违法短线交易
  • 收评:两市低位盘整沪指跌0.49% 资金观望情绪浓厚
  • ST东海洋失败收购藏猫腻 信鸿医疗董事内幕交易亏损
  • 新乡化纤今日的开盘报3.8元
  • 四川:力争今年生产新能源汽车3.5万辆
  • 法国3月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接近12%

  • 一财通行证 - 立即注册
  • 已拥有账号 - 直接登录
  • [自选股][同乐坊]
  •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时事
    • 国际
  • 股票
    • 个股
    • 新股
    • 港股
    • 环球市场
    • 第一股评
    • 股民学校
  • 理财
    • 基金
    • 黄金
    • 期货
    • 外汇
    • 债券
    • 个人金融
  • 思想
    • 观点
    • 经济
    • 对话
  • 创业
    • 投融资
    • 大公司
  • 生活
    • 汽车
    • 美酒
  • 视觉
    • 图片故事
    • 一周精选
    • 良品 • 影会
  • 视听
    • 第一财经电视
    • 股民学校
    • 一财速递
  • 特别策划
    • 新闻热点
    • 一周精选
  • 专栏
    • 人文
    • 时事要闻
  • 更多
    • 社会
    • 黄金
    • 娱乐时尚
    • 天下趣闻
推荐:

互联网挑战

不改革是最大的风险

能源转型时代

双11狂欢益起来集爱心

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

盘点混乱的上市公司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视听  -  股民学校

一季度金融数据积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向好趋势不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4月10日,人民银行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08.09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3个和1.5个百分点。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9万亿元。 

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指出,总体看,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市场利率下降,金融市场保持稳定,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表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发力也将支撑金融数据持续向好。 

一季度各项金融数据比较积极 

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周学东表示,从一季度金融数据看,中国的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表现总体比较稳定,各项金融数据也比较积极。这期间,金融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坚定地支持疫情防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阮健弘介绍称,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积极应对疫情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灵活适度,加强前瞻性、针对性和逆周期调节。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资金支持,大力支持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总体看,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市场利率下降,金融市场保持稳定,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社会融资规模的情况。初步统计,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62.24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0.3个百分点。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1.0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47万亿元。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1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19万亿元。 

货币供应量的情况。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08.09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3个和1.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7.51万亿元,同比增长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0.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一季度净投放现金5833亿元。 

贷款的情况。3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6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2.3%。人民币贷款余额160.21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月末高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个百分点。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9万亿元。外币贷款余额8124亿美元,同比下降3.4%。一季度外币贷款增加255亿美元,同比少增206亿美元。 

存款的情况。3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06.42万亿元,同比增长9.2%。人民币存款余额200.99万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2个和0.6个百分点。一季度新增人民币存款8.07万亿元,同比多增1.76万亿元。外币存款余额7654亿美元,同比下降0.5%。一季度外币存款增加76亿美元,同比少增337亿美元。 

银行间市场成交和利率的情况。一季度,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283.42万亿元,日均成交4.8万亿元,日均成交比上年同期增长2.6%。3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4%,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43个和1.02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44%,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37个和1.03个百分点。 

外汇储备和汇率的情况。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06万亿美元。3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0851元人民币。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情况。一季度,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1.06万亿元、0.4万亿元、0.23万亿元、0.55万亿元。 

超八成新增贷款投向企(事)业单位 

据新华社,“近期中信银行给我们办理了票据贴现180多万元,帮我们解决了采购原材料的资金问题。”浙江省余姚市兰山电机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鲁孝良表示,2月中旬复工后,原材料成本上涨一度令企业流动资金紧张。此时多家银行伸出援手,最终他选择以2.75%的利率办理了票据贴现,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 

这家企业之所以能较低成本拿到资金,得益于人民银行再贴现政策支持。人民银行增加的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以及给银行2.25%的再贴现利率,让银行更有动力和能力支持企业。 

“当前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效果逐步显现,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在一系列货币政策支持下,信贷投放力度和规模远超去年同期,推动3月新增贷款规模大幅回升。 

数据显示,3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85万亿元,同比多增1.16万亿元。一季度,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6.04万亿元。 

阮健弘介绍,一季度贷款主要投向实体经济,各项贷款新增总量的85.1%投放给企(事)业单位,短期贷款为企业正常经营提供了必要的流动性支持,中长期贷款则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长期资金保障。 

专家表示,信贷供给增加与企业融资需求回升,从供需两端推动了3月新增社融大幅回升,表内、表外融资均明显增长,企业和政府债券发行速度进一步加快。 

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提升 

据金融时报,今年4月份定向降准后,最低一档法定准备金率(中小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降到了6%,为我国历史最低水平,这与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也是较低水平。未来货币政策是否还有足够的空间? 

从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来看,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有全面降准、定向降准、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可以提供长、中、短期流动性,还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从流动性传导角度来看,孙国峰表示,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在最近得到了明显提升。近年来,央行采取了多种措施缓解银行创造货币的三个约束,即流动性约束、资本约束和利率约束。在流动性方面,2018年以来10次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共8.4万亿元,平均准备金率从2018年年初的14.9%,降到了现在的9.4%;在资本方面,2019年以来,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7076亿元,缓解了资本的约束;在利率方面,通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打破贷款利率下限,激发了贷款需求。 

今年一季度,人民银行通过降准、再贷款等工具释放长期流动性2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7.1万亿元,相当于每1元的流动性投放支持了3.5元的贷款增长。从价格来看,今年3月份,一般贷款利率比上一年的高点下降了0.6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下降了0.26个百分点,明显超过了MLF中标利率和LPR的降幅,说明央行货币政策的效果切实传导到了实体经济。 

对比美联储,今年一季度,美联储投放1.6万亿美元流动性,贷款增加5000亿美元,相当于1美元的流动性投放支持0.3美元的贷款增长。从降低贷款利率来看,美联储今年以来降息1.5个百分点,代表融资成本的非金融企业票据利率比去年年末只下降了0.17个百分点,降幅远远小于降息的幅度。所以,从国际对比来看,孙国峰表示,我们的传导效率也是比较高的,不存在淤积的现象。 

需求渐恢复,数据向好趋势不变 

据经济参考报,最新出炉的3月多个金融数据增长超过预期,显示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正在快速恢复,也显示疫情暴发以来打出的宏观政策组合拳的效果逐步显现。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表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发力也将支撑金融数据持续向好。 

值得注意的是,从新增人民币信贷结构来看,非金融企业贷款及居民贷款增速均有回升,尤其是个人消费贷款由降转升,表明随着国内疫情基本控制,生产、生活逐步回归常态,居民消费生活显示出积极变化。 

居民贷款方面,无论是短期贷款还是中长期贷款都有明显回暖。其中,短期居民贷款净增5144亿元,为历史单月最大增量水平,同时以房贷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净增4738亿元,略高于去年同期。 

“住户部门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消费部门,其信心增强有利于实体经济恢复增长。”阮健弘介绍,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居民消费信贷大幅减少,但3月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月新增个人消费贷款6094亿元,扭转了2月份净下降的走势。其中,3月个人住房贷款新增3472亿元,其他消费贷款新增2622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居民短期贷款继上个月负增长之后转正,说明随着生活秩序恢复,被疫情暂时抑制的居民需求开始回升,餐饮、娱乐、郊游等短期消费恢复较快,购房等中长期贷款尚待逐步恢复。 

阮健弘透露,从目前掌握的信贷需求情况看,随着疫情减缓和企业复工复产节奏的加快,资金需求得到足够恢复。同时,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逐步放宽,个人消费贷款和住房贷款需求也会逐步释放。此外,随着重大投资项目的逐步开工,相应贷款也会增长。统计调查显示,二季度贷款需求预期指数比一季度高出17.1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魏京婷)


  • 发表评论
  • 分享
    • 开心网
    • 人人网
    • 豆瓣网
    • QQ空间
    • 白社会
    • 新浪微博
  • 转发至同乐坊
条评论 网友评论
一财速递
  • 中国新批准7个国家14种动植物产品进口
  •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无人机
  • 两人利用机票漏洞骗“黄牛”被起诉 暴露航空公司盲区
  • 甘肃:六成A级景区开放 旅游“迎春回暖”
  • 海南自贸区(港)建设进行时:创新为擎,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哈铁增加1.6万余个列车席位服务旅客雨雪天气出行
  • 清明假日中国铁路发送旅客1136万人次
  • 远程办公:“宅家”催生互联网产业新风口
  • 新疆面积最大地州巴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100%(图)
  • 【人民评“疫”】打好“组合拳”拥抱“消费回补”的春天

广告联系 | 报纸订阅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上海工商 | 举报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50348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沪备2014002 删稿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数字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