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 中国第一财经

    股民学校

  • 财经资讯

    金融资本

    宏观经济

    社会新闻

  • 股票速递

    IPO透视

    环球市场

    证券要闻

  • 视听天下

    一财速递

    解码财商

  • 理财通

    黄金

    期货

    个人金融

  • 视觉冲击

    良品 • 影会

    图片故事

     

正在直播:

  • Vivo一月4省曝孩子充万元玩游戏 霸王商家强硬不退钱
  • 青农商行被假合同骗贷600万 频频违规年内已四遭处罚
  • 兰花科创连续违反安全生产法 山西应急厅一天开2罚单
  • 瑞松科技研发投入低毛利率落后 应收账款与存货双高
  • 金现代去年4亿营收3.3亿应收账款 净利润现金含量差
  • 中国银行漳州一支行违法遭罚 未按规定审核核准件
  • 东晶电子"分手"英雄互娱股价跌停 曾遭质疑涉内幕交易
  • 今日新股申购:卓易信息

  • 一财通行证 - 立即注册
  • 已拥有账号 - 直接登录
  • [自选股][同乐坊]
  •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时事
    • 国际
  • 股票
    • 个股
    • 新股
    • 港股
    • 环球市场
    • 第一股评
    • 股民学校
  • 理财
    • 基金
    • 黄金
    • 期货
    • 外汇
    • 债券
    • 个人金融
  • 思想
    • 观点
    • 经济
    • 对话
  • 创业
    • 投融资
    • 大公司
  • 生活
    • 汽车
    • 美酒
  • 视觉
    • 图片故事
    • 一周精选
    • 良品 • 影会
  • 视听
    • 第一财经电视
    • 股民学校
    • 一财速递
  • 特别策划
    • 新闻热点
    • 一周精选
  • 专栏
    • 人文
    • 时事要闻
  • 更多
    • 社会
    • 黄金
    • 娱乐时尚
    • 天下趣闻
推荐:

互联网挑战

不改革是最大的风险

能源转型时代

双11狂欢益起来集爱心

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

盘点混乱的上市公司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视听  -  股民学校

Vivo一月4省曝孩子充万元玩游戏 霸王商家强硬不退钱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6日讯 (记者 徐自立 马先震)中国经济网近日发表《Vivo半年4曝孩子玩游戏充"巨款" 晃过实名认证限制?》,报道了vivo半年内连遭家长们投诉的事件,这些投诉称孩子通过vivo应用商店下载游戏并充钱,家长与vivo手机客服联系要求退款,vivo客服却多次拒绝退款。而中国经济网记者近日再次查询了解相关情况,发现vivo遭到投诉且拒绝退款的情况仍然层出不穷,近一个月以来,就有多家媒体连续曝光了陕西、河南、江苏、湖南4个省份发生孩子偷偷充值数万元玩游戏,而vivo拒绝退款的案例。

陕西西安12岁男孩偷充两万 vivo称无法判断是否为小孩消费

陕西都市快报11月21日报道称,近日,西安的韩女士突然发现手机里的600多块钱莫名的没有了,当她彻底查询了交易记录后,更是吃惊。

韩女士表示,她老公给她转账1000块钱,自己还没花,没想到隔了两天却发现少了600多块钱。随后,韩女士的朋友通过后台查询到了这笔钱的去处,原来钱被韩女士的儿子转走了。韩女士称,一个月时间,她儿子充值在游戏上的钱足足有两万多块。而10月10日一天,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她儿子便充了5个998元。

韩女士的儿子说,他是在vivo的游戏中心下载的游戏,玩的游戏叫火线精英。充的钱基本上都是购买了游戏中的“武器”。自己最初只知道那些“武器”好玩,因此就不停的转账来购买。那些钱在当时看来只是数字,知道结算时,自己才知道花了两万多,可以还一年多的房贷。

韩女士的儿子说,他找借口称需要看老师布置的作业,便向妈妈要手机,借此机会转钱到自己手机上,转完之后将账单删除。手机密码则是母亲让他购买东西时,将手机密码告诉他的。至于实名认证问题,韩女士的儿子说,他在vivo游戏中心用母亲的手机号和身份证信息注册游戏,然后登陆游戏。韩女士说,她的身份证就在抽屉放着,想着经常要用到,便没有锁起来。

韩女士的儿子今年十二岁,还是未成年人,随后韩女士拨打了vivo游戏中心的客服电话,这两万多能被退回吗?对此,vivo游戏中心客服工作人员称,首先账号注册、游戏类登记还有支付都是显示是成年人,因此无法通过支付方式以及口头描述判断是小孩子在消费。客服称会将该问题记录并反馈给相关负责人进行回电。

河南郑州13岁娃消费25万 平台大玩“太极”家长维权无门

大河报在10月29日、11月5日、11月13日连续3次曝光vivo在表示“会尽快处理此事”后石沉大海的事件。当事人张女士家住在郑州某小区,儿子今年13岁,在小学六年级读书,平时由其一个人照顾。今年10月2日,一次偶然机会发现手机微信支付的清单,有多笔大额款项支出。

从去年7月份开始到今年10月初,张女士的儿子在“王者荣耀”“9665游戏”“vivo充值”“九游”等多个游戏平台上消费22万元左右,其中仅vivo一项充值就达11万元。此外,还有在某短视频平台打赏主播2.5万多元。之所以当时没有收到手机信息提示,张女士解释,是因为儿子每次充值完毕都会把信息删除了。10月28日下午,张女士的儿子伟伟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时对钱的概念比较模糊,玩游戏主要是购买武器装备,还有打赏主播的礼物。

多个游戏平台表示,要拿出相关证据说明是未成年人自己消费的。“我总不能在孩子玩游戏时录像吧。”张女士说,如果能录像的话,不早就被发现了吗?当时,她所能提供的只有孩子的户口本和其他相关证明。

10月28日,vivo互联网客服热线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会在两个小时内主动和张女士沟通,不过涉及时间较长,金额较大,仍需要进一步核实。随后,大河报联系上了400开头的北京一家某短视频违法违规内容投诉举报热线,一名工作人员记录相关情况后表示,会把反映的问题,找相关工作人员回复。当天下午,上述短视频平台一名负责接待媒体的相关工作人员回复称,对此类问题有明确规定,如果是无行为能力人在无监管下打赏会进行退款。上述工作人员表示,经核查,该账号符合退款条件,工作人员会和家长沟通后续退款事宜。

11月4日下午,张女士称媒体介入后,某短视频平台很快联系到了她,并承诺核实完相关信息后,会尽快退钱给他们的。“没想到还挺快的。”张女士在受访时说,11月4日中午,银行卡就收到了那笔钱。张女士说,剩下的20多万元,涉及vivo,还有其它游戏平台。vivo已经派工作人员到她家里核实相关情况,并让孩子把此前玩过的几款游戏现场又玩了一遍,他们录像。张女士说,目前,需要的材料已全部提供完毕,后续等着对方退还钱款。

11月12日,大河报再次联系张女士时,其称,已经给vivo提供相关资料多日,至今又过去两周时间,仍未退钱给他们。当天上午,vivo品牌相关负责人称部分资料都是他们安排人员上门收集的,代理昨天整理好提供过来的,所以今天开始处理流程。不过,对于张女士的投诉,他们会加快处理,不会故意拖延的。

另外,同样的事件也在再次上演。大河报13日同时曝光了郑州一位12岁女孩苗苗玩游戏消费万余元,其母亲称多次和vivo联系未果的事情。

苗苗母亲刘女士介绍,今年10月初,偶然发现有一笔600元支出,结果一查明细发现,自从今年6月份以来,12岁未成年女儿在vivo上面玩游戏,一共消费一万多元。刘女士说,女儿知道自己的支付密码,平时吃饭、买书都是女儿自己支付,可能是然后把信息删除了。“太相信孩子了,没想到万余元都被划走了。”刘女士表示,此后,她一直和vivo联系,电话总是无人接听,也不知道如何维权。

江苏南京“熊孩子”用掉10万、湖南韶山男孩充值4万 vivo均拒绝退还

在中国经济网此前的报道中提及的湖南韶山的庞先生和江苏南京的张先生,他们的经历就发生在最近一个月内。

据荔枝新闻10月17日报道,南京浦口市民张先生表示,从暑假7月份开始,12岁的女儿就通过VIVO手机平台下载了猫和老鼠等游戏,并通过VIVO平台陆续为游戏充值。其中仅仅7月和8月就为游戏充值了7万多元,加上其他游戏和打赏,花费近10万元。

孩子的奶奶得了乳腺癌,爷爷患有尿毒症,都等着这些钱看病。为了要回看病钱,张先生多次联系vivo公司,并按照vivo公司的要求提供了相应的证明材料,可对方始终没有明确答复。vivo公司客服工作人员表示,游戏都是针对成年人开放的,孩子要玩,应该由家长来处理。现在他们也没有办法判断是成年人支付还是未成年人支付。

此外,11月1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庞先生的情况。今年9月份到10月份之间,庞先生的儿子小文在腾讯旗下的王者荣耀游戏和网易云旗下的第五人格游戏中,购买装备等累计消费四万余元,其中,第五人格游戏是充值到vivo智能手机平台中。庞先生认为,儿子的游戏消费并没有受到家长的监管,要求两个游戏退还充值金额。11月11日,腾讯公司同意退还22600元,之后询问vivo智能手机公司,vivo客服表示,该游戏玩家已经进行成年人实名制认证,不予退还。

对于这类小孩偷偷充值消费的事件和投诉,南方都市报曾就vivo商城中运营的第五人格游戏向vivo互联网客服服务热线进行询问。客服表示,“游戏中的支付渠道也仅针对成年人开放,而(涉事的)游戏账号已经进行成年人实名认证。”第五人格游戏符合国家实名注册实名认证要求,并且强调玩家在游戏中并不会被无故扣费, 每一笔交易都需要玩家确认订单,并手动输入密码,“没有密码是完成不了支付的,建议家长应该及时更改支付密码。”另外,手机和密码属于个人隐私,他人如何得知密码(vivo)没办法了解,如果因为个人保管不当原因导致损失,自己需要承担风险和责任。

(责任编辑:关婧)


  • 发表评论
  • 分享
    • 开心网
    • 人人网
    • 豆瓣网
    • QQ空间
    • 白社会
    • 新浪微博
  • 转发至同乐坊
条评论 网友评论
一财速递
  • 甘肃农科院“诊治”当归麻口病:绿色防控累计增收10亿元
  • 中国稳居格鲁吉亚第三大贸易伙伴
  • 宁夏3.3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实现转移就业
  • 2019年大学生期望月薪7409元 互联网行业是求职首选
  • 宁夏20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建设1345万亩
  • 沪指收复2900点 钢铁、煤炭等周期板块涨幅居前
  • 辽宁:“飞地经济”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 四川天府新区川港合作示范园项目正式启动
  • 京浙鲁民营企业融资状况调查:各类机构尽展所长 金融可获得性增强
  • 银行提醒:需防范虚拟货币“四大诈骗套路”

广告联系 | 报纸订阅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上海工商 | 举报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50348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沪备2014002 删稿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数字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