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和港股一起暴跌,上证指数一度跌破3300
今天A股的大跌,是由汽车和新能源的暴跌所诱发的。
对于汽车和新能源,近期,我至少做过三次提醒——6月底的汽车高点,至少是未来一年的高点。而新能源在整体红利透支之后,未来还会有行情,但是,年内(接下来的半年)的整体空间不大。
今天港股的大跌,则是由房地产和互联网的暴跌所诱发的。
恒大、世茂、佳兆业等多家内资房企,今天被港股通踢除,直接导致港股房企上市公司的大跳水。
同时,作为港股市值压舱石的腾讯和阿里,分别暴跌了2.89%和5.79%,也直接拉垮了港股指数。
A股和港股双双大跌的这种势头,着实吓坏了一些投资者。
所以,今天市场恐慌声一声:A股反弹的势头结束了?甚至还结合央妈上周缩减逆回购规模产生丰富想象,央行开始“收紧”了?
这是一种不必要的恐慌。
这是一种没有逻辑的想象。
如果说,3000点和3100点以下,是一个半月前、两个月前的黄金坑。
那么,今天A股一度跌破3300点,则是一个明显的白银坑。
所以,在今天盘中大跌时,我在星球明确提示:
这里所谓“太热的”,就是我近期反复提醒的汽车和新能源(以及相关衍生行业)。
对此,我甚至在上周三晚上,还专门在星球做过上千字的逻辑推演,并再次给出明确的观点:6月底是汽车的高点,至少一年内整体没有机会,新能源红利整体已经透支,未来有机会的侧重于TOB和TOG业务。
之所以明确断定今天3300点下方,是一个白银坑。
这是因为,这一轮经济刺激的棋局刚开(从5月初开始),虽说股市率先领跑了,但是,整体上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当然,如此断定的核心逻辑,还是我一直强调的“政策信用”。
为了强化“政策信用”,事关投资刺激,才刚刚开始,有些大项目才完成审批不久,还没有加速落地;事关消费刺激,事实也才刚刚开始,只不过让汽车先行,接下来,应该(也必然)还要扩散到其他消费领域。
还有,现在的市场利率相比两三个月前,下调幅度接近10%,这实际上反向推高了A股整体的估值水平,同时,现在的疫情防治,也不再扩大化、而是转向精准防疫——这些都构成核心逻辑的必要支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