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顶住外资135亿元抛压彰显韧性
美国CPI数据大超预期引发的“通胀”风暴席卷全球金融市场。周一亚洲主要股市大幅收跌。随后,做空力量亦在欧美市场聚集,美股三大指数及英国富时100等主要指数持续下挫。A股昨日彰显韧性,表现较为坚挺,在亚太市场全线大跌的背景下,面对北向资金135亿元的抛压,三大指数跌幅均在1%以内。
在美债收益率续创阶段新高的背景下,通胀逻辑成为昨日A股市场资金主攻方向,磷化工、稀土永磁、黄金、锂矿等逆势上涨。
截至昨日收盘,上证指数报3255.55点,下跌0.89%;深证成指报11999.31点,下跌0.30%;创业板指报2546.49点,下跌0.39%。沪深两市成交1.09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约400亿元。
在海外通胀风险未解除之前,A股能否延续“以我为主”的走势?机构观点仍存在分歧。有机构人士认为,全球通胀阴霾笼罩,股债遭遇双杀,由于国内经济复苏预期和流动性改善,A股甚至可能被全球资本当成避险市场,仍将保持震荡上行趋势。
通胀阴霾笼罩全球市场
周一,亚洲市场全线大跌。港股恒生指数跌超3%,韩国综合指数跌约3.5%,越南VN指数跌超4%。
日本市场波动尤其剧烈,日经225指数跌3%;日元对美元汇率持续下跌,日本东京外汇市场上,日元兑美元一度跌至135.22日元兑换1美元,创下1998年10月以来约24年的新低。
恐慌情绪随后蔓延至欧美市场。欧洲股市主要股指普跌。截至北京时间6月13日23时,德国DAX 30指数、法国CAC 40指数下跌均超2.5%,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1.8%。美股集体大幅低开,截至23时,纳指跌超4%,跌破11000点,为2020年11月以来首次;道指跌约2.5%,标普500指数跌约3.5%。
上周五,美国公布的CPI通胀刷新40年最高纪录,5月名义CPI达到惊人的8.6%。这一数据导致当日美股全线下跌。
据悉,当地时间6月14日和6月15日,美联储将举行6月份议息会议。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美国通胀数据涨幅超出预期,预计美联储本月会继续加息50个基点,并对未来加息路径进行新一轮引导。
美联储更为激进的货币紧缩政策,或将加大经济下行压力。最新证据是美国2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周一出现倒挂,为4月初以来首见。
中金公司表示,美国通胀高企,衰退概率增加,也意味着海外资本市场调整尚未结束。
北向资金净卖出135亿元
A股周一虽然也出现调整,但跌幅不大。近期,A股市场“以我为主” 特征强烈,昨日的下跌看起来更像是顺势调整。
最新公布的中国通胀数据基本符合预期,5月CPI同比涨幅为2.1%,与4月持平;而PPI同比涨幅进一步放缓,从4月的8.0%降至6.4%。
北向资金在连续10个交易日净买入660亿元后,昨日全天单边净卖出135.19亿元,创近2个月新高,同时终结连续10个交易日净买入。其中,沪股通净卖出80.15亿元,深股通净卖出55.04亿元。
市场人士认为,昨日北向资金大幅流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市场担忧通胀或使美联储表态更趋向“鹰”派,外围市场波动加大;二是获利资金高卖低买。
光大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宇生梳理了过去3次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出情况,发现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出通常与突发事件造成的风险偏好大幅下降有关,如贸易冲突、新冠疫情暴发等。随着风险事件有所缓和,或其他利好事件出现,外资的风险偏好将会逐渐修复并重新持续回流A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