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基础设施“迈大步” 筑起民生“新高度”
30年来,宁德市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为闽东发展指引的方向,秉承“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锐意进取、砥砺前行,让“闽东老少边,公路绕山边,铁路沾点边,坐车一直颠”这段反映我市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的谚语成为遥远的记忆。
如今,宁德市交通发达、路网纵横,城乡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高,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正逐步提升,可谓“城乡巨变换新颜”。
弱鸟先飞今翱翔。30年前,“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路不平,电常停,电话不灵”是当时“老宁德”基础设施薄弱的真实写照;30年来,我市秉承“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依靠闽东人民勤劳的双手,改变了昔日“老、少、边、岛、贫”的困境。
住在宁德,行在宁德,目之所及的是一条条宽阔笔直的柏油马路、一幢幢典雅美观的高楼大厦,一座座温馨别致的公园广场……如今,我市交通发达、路网纵横,城乡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高,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正逐步提升,可谓“城乡巨变换新颜”。
路网纵横 昔日天堑变通途
山海之间,闽浙相连。9月27日,由宁德开往衢州的首发列车T8006缓缓驶出宁德站,标志着衢宁铁路全线开通运行。列车嘹亮的鸣笛声宣告屏南、周宁以及浙江庆元、福建政和等8县市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一条填补浙西南与闽东北铁路网空白的战略通道“横空出世”,为带动沿线旅游资源开发、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我市位居闽浙交界要冲,依山傍海,拥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和山海资源,但交通闭塞和运输落后使我市经济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被称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黄金断裂带”。为了改变落后状况,突破“瓶颈”制约,市委市政府作出以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30年来,我市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为闽东发展指引的方向,秉承“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锐意进取、砥砺前行,让“闽东老少边,公路绕山边,铁路沾点边,坐车一直颠”这段反映我市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的谚语成为遥远的记忆。
2009年9月28日,温福铁路正式运行,宁德跨入高铁时代,真正与周边经济带融为一体。之后,合福高铁穿境而过,衢宁铁路始发通行,我市交通路网不断完善。据统计,2001年至2020年9月,我市铁路建设完成投资217.41亿元,全市铁路运营里程达310.3公里,铁路建设实现了从“沾边铁路”到“过境铁路”到“枢纽铁路”的腾飞跨越。
与此同时,交通路网作为城市的动脉,被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我市先后建成通车沈海高速福宁段主线、沈海高速福宁段福安连接线、宁武高速宁德段、沈海高速三屿互通、宁古高速六都互通等12个项目;开工建设沙埕湾跨海公路通道工程、宁德至古田高速公路、宁上高速霞浦至福安段等3个项目。如今,我市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干线、村村通客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81公里,2019年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2240公里,我市规划的“三纵四横”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三纵三横”,整体路网结构正逐步完善。全市拥有沿海港口泊位6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码头11个。2019年,港口货物吞吐量4217万吨,公路和水路货运总周转量166.54亿吨公里。
设施完善 绘就锦绣家园貌
上世纪90年代初,宁德中心城区仅有一条穿城而过的主干道——104国道,即现在的蕉城南北路;2000年,中心城区只有一组红绿灯,东侨更是纯粹的“乡下”,放眼望去满目荒滩。交通建设落后,公共服务设施薄弱,城市发展任重而道远。
时间,是记载历史的刻度,也是丈量发展的标尺。30年来,我市中心城市新建改造一大批城市道路、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市政设施和绿地、公园、艺术馆、体育中心、图书馆、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中心城区“六纵九横”路网和“东扩面海、北展南移”发展框架形成,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一座城的发展,关乎一城人的幸福。如今,中心城区交通要道纵横交错,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备,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东湖南北岸景观公园、会展中心、万达广场、时代新能源研发中心等地标建筑拔地而起,化作一张张闪亮的“城市名片”。目前,我市中心城区面积扩展到60平方公里,人口增至60万人,获评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不久前,我市成功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发展画卷徐徐展开。
中心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各县市发展欣欣向荣。在我市各县(市、区),可以切身感受到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高,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城镇功能不断提升……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
流光溢彩,晚风轻拂,夜幕降临下的霞浦县福宁文化公园每天都吸引络绎不绝的市民来此休闲观光、锻炼。过去杂草丛生的荒地,现在建起了休闲公园,霞浦城区的点滴变化都令霞浦市民喜在心头。“路变宽变直,休闲场所增多,公交车让出行越来越便利。”在霞浦城区长大的陈女士高兴地说,家乡的变化今非昔比。
滴水穿石三十载,霞浦县城市发展步伐加快,城区路网功能不断优化,初步形成集铁路、水路、公路于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格局。古田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公共设施领域投资增加,水利、通讯、环境等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2019年,该县共完成水利投资1.76亿元,该县主要湖库、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治理水土流失2.69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