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颇具特点的新馆内景。
□文/本报记者 崔虹 图/本报记者 李青
9月30日,石家庄图书馆新馆将对社会开放试运行。开馆时间为周二至周日的9时30分至16时30分。国庆节假日期间,10月1日至8日正常开放,10月5日不闭馆。此次开馆试运行开放区域有:A馆一层共享空间、数字体验区、自助借阅区、展厅、盲人借阅区;B馆一层低幼借阅区,D馆报告厅、多功能厅等。那么,石家庄图书馆新馆到底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特色和亮点?将对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以及全市文化事业发展产生怎样的推动作用呢?且让记者一一道来。
设计理念取自赵州桥的“拱”形元素
石家庄图书馆新馆坐落于正定新区,隆兴路以南,大临济街以西。该工程于2016年3月破土动工,总投资约5.22亿元,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包含地下1层,地上4层。图书馆由4个半圆形的建筑单体构成,分别为A馆、B馆、C馆和D馆。
市图书馆馆长于少华介绍,新馆建筑设计理念取自赵州桥的“拱”形元素,表达现代建筑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传承。外墙大量采用装饰页岩真砖,整体风格庄重大气。建筑外墙沿城市主干道方向,以通透的玻璃为主,将内部空间以城市橱窗的概念展示出来。建筑内设有大量悬挑空间,挑高直径为25米,主业务区A馆的共享空间清水砖墙与清水混凝土结合,造型独特。
新馆建筑外形采用棕红色墙砖砌成,庄重、典雅,场馆由四个单体建筑组成,造型恢弘、庄重、简约、大气,这四个单体建筑按照功能划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形成宏伟壮观、独具特色的建筑之美。为城市提供传承文脉、交流集会、学术分享的新型现代空间,是一座集借阅藏研、阅读推广、公益讲座、文娱休闲及数字化、智能化网络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将成为省会富有地域特色的地标性文化建筑和亮丽的城市文化名片。
造型美观 为国家绿色三星级建筑
新馆室内景观带与户外绿地相呼应,建筑设计充分考虑降低资源消耗,减少装饰材料的使用,整体建筑使用清水砖墙与清水混凝土结合,室内设计简约,实现资源消耗少,是造型美观的国家绿色三星级建筑。
室内环境照明均为节能灯具,绿色照明与自然采光相结合,为读者打造出一个舒适、安全、健康的阅读环境。馆区采用下凹式绿地、透水地面等海绵式场地设计理念,有效地疏导路面积水,降低雨水管网压力。
馆区绿植以竹为主,寓意清雅俊逸,清新脱俗,与传统文化中虚怀若谷的君子之风相呼应,体现着挺拔洒脱的人格追求。
此外,新馆设有人流量统计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公共广播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等智能控制系统,是智能化、科技化、现代化的大型文化场馆。
实行零门槛入馆 全馆无线网络覆盖
于少华告诉记者,新馆实行零门槛入馆,服务内容丰富,全馆无线网络覆盖,场馆设有互通走廊,设置无障碍设施,更加便捷。
场馆共享空间简约、开阔,主色调为浅灰色配以淡黄色,营造出温馨的休闲阅览环境。阅读区、自习区与公共休息区、庭院休闲区有机结合,呈现出书香浓郁、自然清新的空间氛围。
少儿借阅区和低幼借阅区根据少年儿童年龄和身心特点设置空间分区,空间设计色彩明丽,以儿童喜闻乐见的造型定制图书书架、阅览桌椅,符合儿童心理、实现儿童自由取阅。营造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特色空间,吸引小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为读者提供类型丰富的数字资源和多媒体触控体验区,如瀑布流多媒体借阅屏、益智电子棋、涂画书法体验台、电子书借阅机、探索教育视频、科普视频图书馆、有声图书馆、朗读亭、视频一体机、书报刊借阅机等多媒体设备,吸引读者了解和使用数字图书馆,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
下一步将引进模拟飞行、智能机器人制作、3D打印等新技术设备,融合新技术体验,满足读者各类创意需要,打造创客服务空间。
新馆对建设书香石家庄等具有重要意义
石家庄图书馆新馆即将开馆试运行,这对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以及全市文化事业发展将产生怎样的推动作用呢?对此,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王谏接受了记者采访。
王谏说,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他认为,石家庄图书馆新馆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为“热情讴歌新时代,大力弘扬主旋律”提供了全新阵地,是石家庄市文化事业发展进程中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和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对于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书香石家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新馆对社会开放是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九次全会要求的重要举措。”王谏说,这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有利于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提升石市整体文化形象和文化底蕴;有利于激发全市上下昂扬向上、拼搏奋斗的正能量,为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凝聚强大力量。
提醒
在老馆仍可借阅
石家庄图书馆新馆开馆试运行后,老馆将继续提供借阅、查询、阅读推广、公益讲座、社会教育等综合性服务,并逐步过渡到以少年儿童为主,兼顾中老年等特殊群体的特色图书馆,继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满足市区读者阅读需求。
石家庄图书馆老馆成立于1958年,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建筑面积16170平方米,拥有各种座席1008个。目前馆藏图书总量为150万册,其中普通图书135万册,古籍161800册,线装古籍藏量大、价值高为馆藏特色。
老馆始终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办馆方针,秉承“平等、无偿、开放、普惠”的服务理念和“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工作宗旨,实行“全开架、零门槛”免费服务,年接待服务读者180余万人次,被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全国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称号。
试运行后 进入新馆需要预约
石家庄图书馆新馆开馆试运行后,将实行读者预约、限制人数、出示健康绿码、测温、全程戴口罩等入馆措施,并将全力做好各馆区设施设备和文献的消毒工作。读者可通过“石家庄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60岁以上读者可以通过电话进行预约。
预约方法:
预约方式一(线上预约入馆):关注“石家庄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微信号:sjzlib),进入微服务大厅,点击入馆预约,进入场馆预约平台,选择石家庄图书馆(正定新区),并填写相关信息,选择预约日期及对应的时间段,提交预约信息即可完成预约进馆登记。60岁以上老年读者、残障读者可提前通过电话(0311-89190114)预约。
预约方式二(现场预约入馆):未提前预约的读者也可直接到馆扫描二维码,填写相关信息,选择其他预约日期及对应的时间段,进行预约。(如果当天对应时段内网上预约人数未满,可直接用微信扫描进馆二维码,进入预约系统界面,填写必要信息后选择签到进馆。)
乘车路线:
读者可乘坐地铁1号线(开往福泽方向),在会展中心站(D口出)下车,穿过中心湖公园步行1.6公里;或在商务中心站(B口出)下车,步行向西穿过新城大街,沿隆兴路西行约1公里。
乘坐177路(园博园方向),在商务中心东站下车,沿安业街南行约300米,沿隆兴路西行500余米。
乘坐143路(朱河方向),在商务中心西站下车,西行200余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