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22日在杏花岭区人民政府召开,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和科学论证,杏花岭区确定2020年着力办好的10件民生实事。
建设6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1所老年福利院,为老年人打造舒适愉悦的生活环境;加快推进回迁安置工作,年内建成4094套城改回迁安置房,棚改回迁安置3337套;新建3738亩王家山森林运动公园建设项目,实施14公里通道绿化,完成62.35公里“3+1”旅游公路、“四好农村路”养护提质和城乡结合部土路硬化项目,高标准打造东山生态旅游环境;加快推进6个地块停车楼建设,年内新增停车泊位2518个,有效缓解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新建2座垃圾中转站,实施旱厕清零,年内实现建成区垃圾分类全覆盖率达90%以上;完成谷旦、长江、太铁一、白龙庙、教场巷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惠及周边居民群众;实施农村厕所革命,累计改造户厕1700座,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实现公厕和公共浴室全覆盖;继续做好公办小学免费托管延时服务,彻底解决“放学早、接送难、无人管”的问题;加快推进区中心医院综合楼建设项目,改扩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继续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完成130万平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有效改善全区居民群众居住环境。
其中,高质量打造北部新城,完成涧河、新源里北、大东关南、省仓储运输公司和零散非集中棚户区等11个已启动旧有棚户区拆迁 “清零”。启动胜利街解放北路棚户区、工具厂及周边连片棚户区、省机电公司宿舍等棚户区2087户19.85万平方米拆迁征收工作。
会议要求大力推进动物园提质扩容和海洋公园项目建设。完成解放路道路改造及周边路网、东峰路北延、东中环北延(二期)、半坡东街排水改造等市政道路和“百街小巷”改造工程征收工作。完成20公里“3+1”旅游公路张新线(后沟-流家河段)建设、25公里“四好农村路”养护提质、17.35公里城乡结合部土路硬化和44个农村公路公交候车亭建设项目,不断完善东山路网系统。
同时,配合完成省儿童医院南侧、太钢工人俱乐部北侧、北沙河凯旋街东南侧、敦化南路与化工街西南角、动物园南门和双龙巷等6个地块停车楼拆迁建设工作,年内新增停车泊位2518个,有效缓解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新建5座小游园和5块绿地,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休闲、游憩、健身、娱乐场地。
该区实施13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更新配套设施,支持有条件的小区加装电梯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76条“背街小巷”整治,大力实施“两下两进两拆”工作,切实改变居住环境。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新建2座垃圾中转站。实施旱厕清零,构建具有特色的生活垃圾“4+2”分类模式,年内建成区垃圾分类全覆盖率达90%以上。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杏花岭区委、区政府每年坚持办好10件民生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让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对10件民生实事办理工作,杏花岭区委、区政府将纳入责任目标管理考评体系,对年底未完成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