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伏的共享单车前路在何方
曾经,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是喜人的,面对突然兴起的投资风口资本大鳄可以说是疯狂无比。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行业监管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押金问题尤为引人关注。10亿元量级的押金其管理却缺乏全国统一的强制性标准就造成了如今退押金难的问题。
当风口过后,时至今日,至少有20家共享单车企业已死掉,共享单车的问题却并没有随着共享单车企业死去而消失,甚至可以说随着它们的死去更严重的问题才暴露出来。资本是逐利的,当行业趋于饱和时,必然会有大量的平台惨遭淘汰,其背后的资本势必也将寻求退出。伴随着共享单车用户数量的增多,行业沉淀下来的巨额押金及其潜在的管理风险已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主流共享单车平台都要向用户收取一定的押金,从99元到299元不等。在押金之外,用户使用共享单车还需向账户充值。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大,越来越多人指出了巨额押金的监管风险。尽管押金可以随时退还,但不断增长的用户数还是为共享单车平台带来了庞大的现金流。就拿ofo来说但是押金就高达30亿,然而资本下ofo在垂死挣扎下,被挪用的押金退还也成了一大难题。一个人对应一份押金通过押金规则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资金池。当资金池达到一定规模后,即使平台不跑路,它也能给平台带来巨大的收益。按照人头而非车辆收取的押金,具有了一定滑向非法集资的可能或风险。
当资本的热潮退去,共享单车的泡沫也一一破灭,只留下堆积成山的共享单车处理场。该如何处理这些废弃自行车,成了摆在共享单车企业和政府面前的问题。时移世易,曾经风光无限的共享单车,终究没能逃过大多数创业公司的命运,成为大企业生态的一部分为整个生态提供流量支持。要知道在中国这片热土从不缺少速兴骤亡的创业故事,但起起落落之后总该留下一些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