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 中国第一财经

    股民学校

  • 财经资讯

    金融资本

    宏观经济

    社会新闻

  • 股票速递

    IPO透视

    环球市场

    证券要闻

  • 视听天下

    一财速递

    解码财商

  • 理财通

    黄金

    期货

    个人金融

  • 视觉冲击

    良品 • 影会

    图片故事

     

正在直播:

  • 被“置顶”的就业如何扩量提质?
  • 中国石油集团打造美丽矿区
  • 青海油田天然气日均增产80万方
  • 浙江江北擎画开放发展新引擎
  • 明天需要注意的大盘支撑位
  • 专家说说汽车以租代购靠不靠谱
  • 视频规划编解码市场如何借风
  • 类试太阳风暴恐再爆发

  • 一财通行证 - 立即注册
  • 已拥有账号 - 直接登录
  • [自选股][同乐坊]
  •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时事
    • 国际
  • 股票
    • 个股
    • 新股
    • 港股
    • 环球市场
    • 第一股评
    • 股民学校
  • 理财
    • 基金
    • 黄金
    • 期货
    • 外汇
    • 债券
    • 个人金融
  • 思想
    • 观点
    • 经济
    • 对话
  • 创业
    • 投融资
    • 大公司
  • 生活
    • 汽车
    • 美酒
  • 视觉
    • 图片故事
    • 一周精选
    • 良品 • 影会
  • 视听
    • 第一财经电视
    • 股民学校
    • 一财速递
  • 特别策划
    • 新闻热点
    • 一周精选
  • 专栏
    • 人文
    • 时事要闻
  • 更多
    • 社会
    • 黄金
    • 娱乐时尚
    • 天下趣闻
推荐:

互联网挑战

不改革是最大的风险

能源转型时代

双11狂欢益起来集爱心

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

盘点混乱的上市公司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视听  -  解码财商

被“置顶”的就业如何扩量提质?

 被“置顶”的就业如何扩量提质?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置于宏观政策层面,会场内外,就业话题引发热议

  被“置顶”的就业如何扩量提质?

 

  “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

 

  “只要就业稳、收入增,我们就更有底气”……一直以来,就业都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就业优先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成为三大宏观政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优先不只是“就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由民生板块“前置”到宏观政策的“位次”调整,而是国家重视就业地位,“更注重数字背后的民生、增长背后的就业”的体现。

 

  “保就业”,一直以来被政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

 

  就业升至“优先级”

 

  在2018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两次出现。这是近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使用“就业优先”的表述。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就业优先不仅是要强化已有的就业促进政策,而且要把就业问题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审视和推动。

 

  从以往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角度促就业,到此次就业被“置顶”到宏观调控内容,这一变化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委员看来,既体现了国家对就业问题的重视,也表明就业将是未来的重要工作的着力发展点。

 

  过去一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23.7%;城镇登记失业率3.8%,是10年来的新低;城镇调查失业率年底是4.9%,同样属于较低水平,中间最高的时候也没超过5.1%。

 

  面对就业稳中有进的年度答卷,为何还要将之提升到宏观政策层面呢?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作为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比较充分就业至关重要。今年,我国城镇就业的新增劳动力保持在1500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加,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对于“充分就业”,莫荣委员进一步解释道,“充分就业”是指在一定市场工资水平下,愿意就业的劳动者都能够就业的状况:此时,因为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仍会存在供求不匹配的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充分就业与一定的失业率并存,并不是指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全部都就业。我国把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作为充分就业指标。继续推行就业优先,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措施密集出台。去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从支持企业稳定发展、鼓励支持就业创业、积极实施培训、及时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帮扶等方面发力稳就业。

 

  莫荣委员认为,当前的就业政策比较全面,含金量比较高,下一步“关键是落实”。

 

  新业态打开就业新空间

 

  过去一年,就业局势稳中向好,不仅在于经济总量盘子扩大带来的就业总量扩容,更在于产业结构优化带动就业结构优化对就业的拉动能力的增强。

 

  “服务业扮演稳就业的‘压舱石’。”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介绍,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能力非常强,平均高于第二产业20%左右。

 

  《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6.96万亿元,增长7.6%,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2.2%。可见,更具灵活就业优势的第三产业发挥就业“海绵”作用日渐凸显。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塑造中国发展新优势。要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莫荣委员认为,新的就业形态已经成为稳就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在我国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阶段,新业态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更多更有活力的就业岗位。

 

  在3月7日湖南代表团举行的第四次全体会议上,58集团首席执行官姚劲波代表也将话题聚焦新业态就业。

 

  他分享了山西长治丹朱镇“站长”李宇光的创业故事。2017年58同镇创立,以乡镇为单位,通过互联网播发农产品、招聘等服务信息,每个乡镇配备一名“站长”负责运营。2017年返乡创业的李宇光已成为当地的“网红”,现在他的月收入非常可观。

 

  “以互联网,特别是新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业态吸纳就业的能力越来越强。”姚劲波代表介绍,据58平台数据显示,2018年以家政、外卖、快递等为代表的服务业薪酬涨幅超过10%,招聘职位数同比增幅达到13.7%。在他看来,创造新就业机会已成为互联网经济存在的最大价值。

 

  代表委员们还认为,在加快发展新经济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适应新业态从业群体的用工和社保制度,让劳动者有奔头、有保障。

 

  重点就业群体重点“关照”

 

  2018年底,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9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19年稳就业重点关注三大群体:高校应届毕业生、新生代农民工和制造业去产能人员。

 

  对于这些重点就业群体,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有所“关照”,“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对城镇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对招用农村贫困人口、城镇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的各类企业,三年内给予定额税费减免。”

 

  “政策对各个群体总体上很公平,但一些群体也确有其特殊性,如失业人群、低保人群等。”莫荣委员认为,要坚持服务、培训与维权并重,支持引导农民工和下岗职工多渠道就业创业,加强对困难人群的就业援助和兜底帮扶。

 

  近些年,全国农民工总量稳中有增,目前已接近3亿人。人社部副部长邱小平表示,将通过稳就业、优服务、强培训、促创业等手段,来扩大农民工就业。

 

  针对占农民工总量过半的80后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2019~2022年)》等文件陆续出台,明确要求帮助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增加培训机会,将他们培养成为高素质技能劳动者和稳定就业的产业工人。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去产能任务继续加码。如河北明确,2019年内再压减钢铁产能1400万吨、煤炭1000万吨、焦炭300万吨,实现张家口、廊坊钢铁产能退出;黑龙江则表示,坚决完成小煤矿关闭和退出落后产能任务,做到真关真管真淘汰。

 

  肩负攻坚去产能重任的资源大省对做好淘汰落后产能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工作同样不松懈。今年,河北和黑龙江定下的目标都是“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针对依托自然资源为主导产业、就业结构单一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莫荣委员认为必须进行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重新培育优势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最终解决好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 发表评论
  • 分享
    • 开心网
    • 人人网
    • 豆瓣网
    • QQ空间
    • 白社会
    • 新浪微博
  • 转发至同乐坊
条评论 网友评论
一财速递
  • 浙江江北擎画开放发展新引擎
  • 视听大数据企业博汇科技
  • 4.7万亿预算 增加军费削减福利
  • 警惕虚拟货币、区块链骗局
  • 博涵财经研究部:做空A股?我们怎么看
  • 王兆星提醒关注四大领域
  • 大盘暴跌,看空研报要背锅?
  • 精彩视听室创作交响《炎黄颂》
  • 理财正当时 专家支招送“财”礼
  • 今年两会传来这36条好消息

广告联系 | 报纸订阅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上海工商 | 举报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50348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沪备2014002 删稿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数字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