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了那么久理财, 为何还是理不好财?
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慨叹: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书,问了那么多人,学了那么久理财,可还是理不好财?
小鱼猫觉得,可能是以下这些原因造成的。
其一,从来没有对自己的财务信息做过完整、彻底的梳理。许多人不知道自己当下到底有多少钱,各在什么地方,有没有产生收益或有多少收益。本人对自己的财务信息都理不清楚,就容易别人一推荐个什么产品或者自己突然发现某个产品不错就买买买,导致理财乱了阵脚。
其二,从来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过规划。许多人觉得理财是变魔术,只要学习了理财,就能和那些不懂理财的人有本质区别,迅速凤凰涅槃,屌丝逆袭。殊不知,理财的魔力必须和你的工作收入相结合。
如果只是一心一意规划理财,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毫不在意,终究无法理好财。那些手上只有几千元可支配资金的大学生,却还在整天钻研各种股票投资技巧,薅各种P2P羊毛,投资赚了300块钱就沾沾自喜,显然是舍本逐末了。
其三,从来没有设定过明确的理财目标。许多人虽然整天关注理财信息,但关注的重点永远是外界环境———现在市场上什么投资更赚钱,却从不关心自己的内心———我到底需要达到怎样的理财目标。
世界上的钱是赚不完的,你必须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多少金钱满足自己生活上的多少需求或欲望。比如短期的,要旅游、培训;中期的,要买房买车;长期的,要子女教育和养老,每个目标需要花多少钱,以自己当下的工作收入和理财收益水平,需要积累多久才能达到目标。
如果计算下来发现达不到这个理财目标,比如以买房为例,那是选择放弃这项理财目标,不买房改租房;还是推迟这项理财目标实现的时间,从2年后买房推迟到5年后买房;还是降低这项理财目标的要求,从买市区房子改买郊区房子;亦或是不改变理财目标,而通过更加努力的工作(跳槽、升职、进修、创业),更激进的投资策略(降低银行理财产品比例,提高P2P比例,或者降低债券型基金比例,提高股票型基金比例等)来实现。
其四,从来没有真正热爱过理财这件事。爱是最好的老师,爱一个事物就是无条件、全身心的付出和钻研。假如你不爱理财,只是爱钱,就不会真正用心去学理财、想理财、做理财,而只会每天从早到晚寻找新的可能赚大钱的投资技巧。
比如看到具体的某种可操作的投资策略,就觉得“有干货”;但如果是一些真实具体的人物故事、理财理念、市场背景,或者乍一看不能马上指导投资赚钱的话题,就觉得没一点意思。如果你就是这样的人,那就是典型的“伪理财爱好者”。抱着这样的心态进入理财这个领域,最后很容易走上理财的斜路歪道,早晚要栽大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