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码东莞高质量发展“镇能量”
“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今年召开的中共东莞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和价值追求,很快在各个镇街(园区)产生热烈反响、强烈共鸣。
连日来,全市20多个镇街(园区)紧锣密鼓地召开镇委工作会、人代会、总结会,将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任务部署,转化为硬性措施、量化指标,提出了大湾区时代的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新路径,明确时间表和路径图。
记者梳理20余份镇街(园区)工作报告,从目标方略、GDP增长、特色定位、执行力建设等方面解码“镇能量”,深入解读镇街工作报告,勾勒出2019年镇街发展新的动向、气象、图景。
热点
“品质”一词全面引入镇街报告语境
随着市委全会、全市两会的召开,“湾区都市、品质东莞”迅速进入全市语境。本报记者梳理多个镇街(园区)工作报告发现,跳出、品质、特色三个词成为镇街工作报告的主色调。
“跳出”,就是跳出地域局限,强化湾区思维,在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中谋求自身定位。虎门镇委书记、滨海湾新区管委会主任刘杰表示,要以跳出虎门的眼光谋划虎门发展;黄江镇委书记叶锦锐表示,要跳出东莞看黄江,从湾区的发展来看黄江,谋划黄江发展;清溪镇委书记范燕彬表示,要积极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牵引带动清溪全局工作。
本报记者梳理各镇街(园区)工作报告时发现,深度参与、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品质取胜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各镇街(园区)的行为自觉和集体行动。虎门、长安、凤岗、黄江等镇,纷纷提出“湾区时尚都市、魅力品质虎门”“湾区智造之都、魅力品质长安”“魅力小镇、品质凤岗”“湾区制造名镇、幸福美丽黄江”等新一轮发展目标。
对标“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战略任务和价值追求,各镇街(园区)新一轮发展愿景,处处可见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又极具镇街特色。
“长安要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提升信息化水平,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将品质意识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打造高品质的城市、产业、生活、制度,全方位提升长安城市竞争力和群众幸福感。”长安镇委书记叶孔新解读最新发展目标,表示要争当“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先行者、实践者。
当前,东莞迎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对于各镇街而言都一样,既面临机遇期,也面临窗口期。围绕目标任务,各镇街也务实地拿出具体举措、细化方案,品质之城蓝图跃然纸上。大朗镇委书记谢锦波表示,将抓创新、促转型,深改革、扩开放,优生态、提品质,严治理、创平安,系群众、重民生,强党建、固根基,建设新大朗。
凤岗镇委书记张耀洪表示,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项目驱动、环境驱动、统筹驱动、治理驱动和党建驱动“六大工程”,争当临深片区高质量发展典范。
东坑镇委书记唐耀文表示,将重点提升城市品质内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整体振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推动政治建设,打造“高质量魅力小城”。
新使命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牢牢扭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纲”,紧紧围绕“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部署,各镇街发展正当其时、未来可期。
GDP
三镇(园区)GDP迈入“600亿元俱乐部”
与此同时,多个镇街GDP也陆续公布。虎门、松山湖、长安跨入了“600亿元俱乐部”,预计经济总量分别达到635.8亿元、630亿元和613亿元,位列全市GDP镇街(园区)前三甲。其中,虎门以635.8亿元继续领跑,松山湖则涨势惊人!松山湖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达630亿元,同比增长13.9%。
值得一提的是,塘厦镇和大朗镇的GDP迈上一个新台阶,分别突破400亿元和300亿元。
得益于深圳等先进地区的辐射带动,清溪、黄江、东坑等镇街GDP增速保持较高水平。去年,东坑预计GDP达到139亿元,同比增长9.1%,每平方公里可建设用地GDP产出9.1亿元,较上一年提升0.98亿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98亿元。
黄江镇GDP逼近200亿元大关,达到192.9亿元,同比增长8.1%。裕元工业园区倍增效果凸显,2018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4.5亿元,同比增长20.3%。寮步培育了一批成长性、科技型和税收型企业,市、镇及协同“倍增计划”企业63家,数量在全市排名靠前。
企石、道滘更加注重环境建设和城市品质,努力在提升城市承载力上再进一步、再快一步。在市次发达镇资金池政策的帮扶下,把项目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招商引资,促进经济质量明显增长,GDP增速分别达到10.2%和10%。
执行力
成为镇街工作报告高频词
市委将2019年定为“执行力建设年”,提出针对各类“痛点”“堵点”,进一步强调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坚决追责问责,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形成真抓实干、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执行力建设”,也顺理成章成为高频词,被写进镇委工作报告中,已成为重要议程。
其中,大朗、高埗、中堂等镇直接把“执行”一词写进工作报告大标题,提出要深化改革、敢于担当、勇于执行,奋力开创新时代工作新局面。此外,“执行力”在寮步镇委工作报告中出现了11次,在黄江、塘厦、横沥、虎门、清溪、谢岗等镇委工作报告中,提及均超过6次。在这种由上至下的部署下,不难预见接下来各镇街将继续围绕执行力建设大做文章。
找准“痛点”“堵点”提升执行力,镇街重点关注哪些领域?记者梳理发现,各镇街攻坚克难迎难而上,把更多目光聚焦于“两违”整治、水污染治理、重大项目建设等领域。
在镇委工作报告中,虎门提出在土地征拆、“两违”治理、治污治水等重点工作上,领导干部要带头啃“硬骨头”、打好攻坚战。凤岗提出严肃查处“两违”、土地出让、工程招投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违纪违法问题,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高埗提出要以强大执行力持续攻坚乡村振兴、污染防治、十大亮点工程等中心工作。
“现在是比质量、比品质、比成绩的时代。”对此,市委党校市情研究中心主任黄琦认为,直面“堵点”用实际行动解决问题,正成为镇街的共识与行动。镇街应从内部管理入手,强化激励和容错机制、强化检查和监督、加强执行绩效的考核和问责力度,为执行力建设提供动力源泉。
本月初,高埗召开了2019年执行力提升动员大会,发出最强动员令,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推进全镇各项工作落实;石碣持续深入开展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累计收集群众反映问题430条,问题处理率100%,凤岗去年全镇纪检监察机关立案8宗、处分4人;道滘“四风”新常态化明察暗访16人次,给予党纪处分7人……
“加强执行的绩效考核是检验各部门、各单位和党员干部工作成效的重要环节。”黄琦表示,要把考核结果作为评定干部使用、奖惩的重要依据,不让老实人吃亏,通过纵向比发展,横向比实绩、比服务和实行“末位问责制”,在广大干部中形成争着谋事、抢着干事、能干成事的良好风气。
片区特色
对接广深 融入湾区
1月24日,塘厦石潭埔科技产业新城(一期)产城融合类更新单元方案公示,这个功能定位为对标深圳的现代产业发展集聚区,成为塘厦甚至是东南临深片区加速承接深圳创新资源和现代产业外溢的生动注脚。
此前一天召开的塘厦镇城市更新项目工作推进会,更彰显了塘厦拓展发展空间,确保接住、接稳深圳外溢科技产业的决心和行动。
作为对接深圳“东进战略”前沿阵地,修炼内功,加速承接深圳高端资源溢出,已成为东南临深片区镇街的共识——
塘厦镇委书记方灿芬提出,要全力打造深莞融合发展的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的集聚地,进一步加大连片土地统筹整备、产业平台载体建设、“三旧”连片改造的力度,提升承接深圳科技产业转移的能力。加快推进赣深高铁东莞南站片区规划建设,为塘厦对接深圳“中轴提升战略”、承接创新性资源创造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