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房的该好好看看,希望上当的不是你

2020受新冠肺炎影响,不少租户都备受打击,一些小区为了 安全隔离 ,将租户拒之门外。以往熟悉的 家 ,似乎只能远远望着,但却回不去了。有些人被迫回了老家,有些人把去暂住酒店,还有些 流浪街头
他们想,无论如何,都要买自己的房子,成为某城的主人,有自己的立身之地。
但是,买房哪是那么简单的?一套房子动辄几百万,几乎花掉全家人所有积蓄。一定马虎不得,提前做好功课,防患于未然,非常重要。
如果你有买房的打算,一定得了解买房都有哪些陷阱?有什么要注意的?
五证复印件歪招
买房要看原件,别信复印件
在某楼盘出现过一起纠纷。看楼盘时,买房人索要了五证,售楼处出示了五证复印件,买房人信了,随后交了钱。结果房子入住后迟迟不给办不动产登记证。
经过深入调查,发现此处开发商存在扩大建房的问题,即多处开发,用一套五证。无论买房人在该开发商开发的哪个楼盘购房,售楼处都出示的是其中一处楼盘的五证。
因此,买房人在购房时,要仔细看五证,尤其是要看五证上的地址是不是此处楼盘。另外,复印件可以改,不要轻信复印件。
赠送面积陷阱
赠送面积要小心 提防开发商违规操作
一市民在某楼盘买房时,开发商说赠送露台,而且说露台可以改成房间。交房时,发现露台就是一个少了一面墙的卧室。
开发商如此操作,实际上是在私改容积率。容积率为建筑面积除以占地面积的数值,这种数值是审批的,不允许开发商变更。因此,开发商进行了变通,把房子面积扩大,把其中一个卧室当做露台赠送。
这样的房子会给买房人带来了麻烦,如果将这面墙砌上,这成了高空违建。另外,在供暖上也会出现问题,这属于扩大供暖面积,属于违法,会被罚款。如果不砌,这块露台没有实际用处。
一房多卖
买现房要查房子是否被抵押,是否有备案
某市民全款购买了某楼盘的剩下的尾盘,结果入住之后,接到法院的通知,称这处房产曾经被抵押。结果经历了好几次开庭打官司,耗费了大量的精力。房子被抵押,一房多卖,这事常出。
防范这一问题,在购买自己感到怀疑的房子时,一要到房地产交易中心去查房子状况,房子在签订完购房合同要进行网签备案,房子发生过销售,就会在房地产交易中心进行备案,一旦发现自己要买的房子已经备案完毕就说明这个房子已经被卖过了,不要再买了。这种事最容易出现在比较生僻的小楼盘,开发商总是拿着认购协议说事,迟迟不签正规购房协议。
二要到法院去查是否有查封,房子如被查封,就说明此房产是某个官司的债权抵押物,一旦购买麻烦少不了。
房子手续不全
不全款购房,要留尾款做贷款,公积金贷款最好
一位市民全款购房出现了麻烦,开发商手续不全,已经过了6年了,房子迟迟办不下来产权。
建议在购房时不要全款购房。全款购房,就成了你一个人审核开发商的所有手续,这样安全系数低。
买房时可留10万元或者几万元尾款作贷款,任何一个银行在房贷时,要做两个审核,一是审核开发商手续是否完备,一是审核买房人是否具备还款资质。开发商房子手续有问题,是不能通过银行的审核的,因此留点尾款做贷款,让银行免费帮自己审核开发商的手续,贷款能下来,就说明开发商是没问题的。
如果选择公积金贷款,审核更严格,银行和公积金两方都要审核,这样更安全。
集资购房
不信团购房、内部认购房,要买现房
有市民买了团购房,说是房子建成之后就交房,结果房子盖一半,开发商不见了,现在房子还是烂尾,几十万的钱打了水漂。
还有市民买了内购房,结果房子盖完了,结果没有水、电、燃气,一查发现土地出让金都没交过,办不了产权。
还有市民购买了团购房,房子盖完了,开发商突然改主意,要收房子涨价之后的差价。
团购房、内购房价格都很便宜,往往是在房子还没有建之前就要开始卖房。房地产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土地出让金、工程施工、配套设施都是钱。做团购房、内购房的开发商往往资金不宽裕,随着经济发展,人工会变贵、土地出让金会变贵,原材料会变贵,早收的钱不一定够现在建楼的成本,利润更无从谈起,开发商不会干赔本的买卖,所以就会出各种问题。
买房子买现房,虽然贵点,这是开发商根据已经产生的费用计算出的价格,这样的房子最安全。
给未来画大饼
别相信将来有什么?要看现在
有市民10年前购房,买房时,售楼小姐说的天花乱坠,说附近要建小学、中学,将来有了孩子上学不成问题。结果10年过去了,附近只建了一所小学,中学要去很远的地方。马路对个就有一所中学,结果那个中学属于另一个城区,去不了。没有办法,孩子长大了,马上要上学了,入学难,只好卖房子搬家。
买房子不仅仅是为了住,孩子上学、老人就医都是大事,因此一定要把周边环境考察清楚,有的开发商在卖房时,宣传楼盘与小学为临,旁边的工厂、热电场等都要搬,还要修什么地铁之类的 这些都不要轻信,就看现在有什么,不要听开发商的预期,预期的事没准。即使政府做的规划也不一定准,在宽城区有块地,好多年前就说要建学校,去规划查了,这也是学校用地,结果好多年了也没有建设的计划。
虚假房源糊弄人
别信能人,便宜过头的顶账房就是圈套
有市民遇到这样一件事,他认识了一个能人,该能人说能在某楼盘买到便宜的顶账房,比正常价低三分之一,而且他还能办网签合同,这市民信了,同时信这位能人的还有70多人。后来东窗事发,这能人和开发商某位经理合作,办了网签合同,随后低价收了买房人的钱,两人溜之大吉。
说自己有顶账房、便宜房源,其实这些大多是骗局。过去两年间,房价在涨,前年春天还是七八千元一平方米,今年春天房价就可能过万。
除非建筑商为了快速回笼资金,建筑商不会轻易把顶账房以低于市场价三分之一的价格卖掉的,即使卖也会正常价或者略低于正常价销售。另外,房价这种涨势,那些用房子顶账的开发商也越来越少,用房子顶账就是在扔钱呀。
因此,建议,遇到便宜房源,如果是顶账房,要找到建筑商本人,看看顶账协议。如果是能人办事,不妨多个心眼,另找个渠道侧面打听一下这是咋回事。
产权公寓
别信新概念,房子是用来住的
一位开发商提出了个新概念,他开发的楼盘是产权公寓或是产权酒店,在楼盘里,你买个十平方米的房间或者卖块地方,开发商出面给你办不动产登记,然后房子不用你住,开发商去经营开酒店或者公寓,每年给你分红。如果这个房间或者这块地方你不要了,你还可以卖给别人。有人信了,结果这个开发商经营一段时间就经营不下去了,公寓和酒店黄了。市民买的那个房间或者地方还不具备居住条件,想卖也没人接手,最后血本无归。剩下一栋破破烂烂的楼和一个不动产权登记证。
对于这类问题,本人想引用两句话来提醒朋友。一句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另外,还想引用一句老话:钱和东西要自己支配,不要把自己的财产交给别人管。
多说一句,这类产权公寓也不是完全骗人的,很多知名开发商会有类似的地产,但其面对的销售对象也都是那些拥有很多资产,想要做房产投资的人。咱们普通人,买一套住宅都需要六个钱包,这种商业性质的投资地产,价格贵、后期交易税高、房贷方面还更严格,何苦去买来凑这个热闹。
忽悠人的中介
没产权的房子能交易 骗人鬼话!
某市民上过一次当,他看中一套二手房,但房子没有产权,只有房票子。这时一个中介公司出面了,说没有产权的房子他能去办产权,还能帮忙办贷款,但要求买房人把首付交给中介公司,这位市民信了,结果钱交给中介公司之后,一开始是迟迟不给办,最后中介公司关门逃跑,把所有买房人的钱全卷跑了。
中介是近年新兴的一种职业,在法律上他们叫做居间服务,他们办的事和保媒拉纤差不多,就是把卖家和买家牵到一起,做的再多一点,就是联系一个银行,提供完整的贷款手续,帮买家去做贷款,他们在收取中介费和贷款服务费。
没产权的房子不能交易。给没产权的房子办产权,涉及的事太多了,有的涉及房改,有的涉及原房产的开发商是否五证齐全,还有的涉及历史上单位分房的底档 一个中介就能办这些事?这是不可能的,有中介说能给无产权房办产权,还能办下来贷款,你一定要喷他一脸吐沫。
中介在开展业务时,为了让你上当,总是说很多过头话,没产权的房子能交易,能办贷款,还有帮你办产权证等等,这都是胡说。
教育地产虚假宣传
别信中介忽悠 学区的房子得自己去查
某市民在某重点学校周边买学区房,当时中介说,该市民要买的房子保准是学区房,而且说邻居某某人孩子都上这个学校了,该市民也怕出问题,就去这个邻家家去考察了,中介说的属实,就花了大价钱买了房。当自己孩子上学时,发现这个房子不是学区房,是个学位房,而且这个房子原先的房主的孩子已经上过学了,自己的孩子不能再去上学,最后引发了一场官司。在官司中,中介还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净,他们认为自己无责。
现在学区房很热,且学区房说道多,在买房时,对于孩子上学这件事一定要仔细查。涉及学位房的,要到学校去问。涉及学区房的,要到区级教育局去问。去教育局问的时候,不要说自己是哪个小区哪个门牌号,要去派出所,查明自己要买的房子是哪个委哪个组的,因为学区是按照委组分的。极端情况是在一栋住宅楼里,两个单元就有可能委组不同,孩子上学就不在一所学校。
希望,你在买房前,能全面做好功课,做到心中有数,不轻易掉坑里。能擦亮双眼,买到自己心仪的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