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下降迎来价格甜蜜点

成本下降迎来价格甜蜜点
碳化硅有望加速渗透
除新能源汽车外,光伏、储能、充电桩、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也将大规模应用碳化硅功率器件。
以光伏发电为例,与基于硅基器件的传统逆变器相比,使用SiC-MOS为基础材料的光伏逆变器体积更小,转换效率可从96%提升至99%以上、能量损耗降低50%以上、设备循环寿命提升50倍,从而可降低生产成本。
Wolfspeed的非汽车业务增长就很快,2022年Q4该业务获得的design-in价值是上季度的两倍,该公司已有超过2300个非汽车领域的design-in,且其中47%已成为了design-win(指得到客户订单)。
与此同时,碳化硅据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据CASA调研,1200V SiC SBD实际成交价与硅基器件价差已缩小至2-2.5倍之间。
国盛证券表示,若考虑系统成本(周边的散热、基板等)和能耗等因素,碳化硅产品已经具备一定竞争力,其价格已经达到了“甜蜜点”。
随着产业链技术更加成熟和产能不断扩充,未来在下游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消费类电子等市场应用有望加速渗透。
调研机构Yole预计,到2027年,碳化硅器件市场将从2021年的10亿美元业务增长到超过6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可达34%。
碳化硅产业链依次可分为:衬底、外延、器件、终端应用。国外企业多以IDM模式布局全产业链,如Wolfspeed、罗姆(Rohm)及意法半导体(ST),而国内企业则专注于单个环节制造。
具体公司包括:衬底领域的天科合达、天岳先进、露笑科技、东尼电子,外延领域的瀚天天成、东莞天域,器件领域的斯达半导、士兰微、泰科天润;封装领域的扬杰科技、宏微科技、新洁能。三安光电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布局碳化硅IDM全产业链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