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越千年 人文浸古今

古道越千年 人文浸古今
遂溪县岭北镇调丰村千年古驿道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历史,佐证了雷州是祖国的天南重地。
遂溪县岭北镇调丰千年古驿道是中国古代陆地交通主通道。
徐闻贵生书院为汤显祖所建。
徐闻城古石道长约2000米。
作为古驿道遗迹的南城门位于吴川吴阳城里村南路口,兴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七年。
晨曦中的吴川市吴阳镇霞街村古水道。余国强摄
吴川吴阳极浦亭古水道,悠悠古水道从亭前流过。
雷阳古驿道是贯穿整个粤西的重要古驿道,一小节遗址作为桥梁的形式保存了下来。
雷州英利驿站是雷琼道(雷州至海南)官道重要驿站。
车轮上包镶着铁皮的大轱辘高脚牛车,在玄武岩上咿咿欸欸地辗碾,春夏秋冬,雨露风霜,在数千年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往来车辆无数次碾过调丰村古驿道,留下深沟似的车辙。
古驿道是指1913年前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道路,包括水路和陆路、官道和民间古道,是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近年来,广东省大力挖掘与保护古驿道遗址遗迹,展现古驿道沿线村落、城市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
在湛江遂溪调丰银溪南畔的青石上,就有两条清晰可见的古车辙,被列为广东省“百大新发现”。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湛江古驿道是串联南北文明的通途,也成为人们穿越千年探寻宝贵历史的重要载体。
近日,笔者在湛江古驿道沿线走访中了解到,湛江几乎每个县(市、区)都留下了古驿道遗迹,是湛江历史发展的重要缩影和文化脉络的延续。据考究,湛江古驿道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于汉武帝在徐闻设县之前就已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