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中心:疫情不改开放决心

国际贸易中心:疫情不改开放决心
5月初,搭载43个集装箱、价值1000多万美元有色金属原材料的“中欧班列—上海号”从哈萨克斯坦阿腾科里运抵上海闵行站,这是“中欧班列—上海号”(阿腾科里—上海)回程班列首列。
此次回程班列的顺利开通,标志着“中欧班列—上海号”新增了一条国际货运通道,由此,“中欧班列—上海号”实现了中欧线、中俄线、中亚线的全覆盖。而伴随着上海和长三角的复工复产提速,中欧班列在月底前还有望实现出口班列的发车。
班列运营方上海东方丝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下,企业在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基础上开发了“中欧班列一站式服务平台”,4月中旬顺利上线了资讯专窗和作业专窗。随着海关、铁路等数据的对接,平台将为相关贸易企业、代理企业、物流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疫情下,海运和空运同样不停歇。最新数据显示,上海港集装箱单日吞吐量已达11.9万标准箱;5月1日至14日,浦东机场日均保障货运航班123架次,日均货运量5500吨以上,比4月同期分别提高了42.41%和72.88%。
15日,装载着4000多辆特斯拉电动汽车的滚装船从上海南港码头出发,驶往比利时,这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复工复产之后的第二批整船电动汽车出口。
cc3a1628980fb60f600f9da9ce4592ca.jpeg
5月11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复工复产后,首批次整船电动汽车出口。(受访对象供图)
上海海关提供的数据显示,4月下旬以来,上海口岸货运量和外贸进出口总值逐渐企稳、逐步回升。5月上半月上海口岸的进出口监测货值为1886亿元,环比增长17%。
多方携手,集合创新
疫情下,进出口“不断链”,离不开多方“集合创新”。
光伏组件、家纺、办公家具、汽车零配件、冰箱……上海芦潮港中心站内,货车来来往往,即使疫情期间也没有停顿。这里进出的集装箱大部分与进出口业务有关,进出口物资在芦潮港中心站集结,通过铁路和港口快速流通,实现了内地货物快速出海、海运进口货物快速运抵内陆地区,为上海和长三角企业的复工复产提供了保障。